21、第 21 章(2/2)
徐妙容方才还笑容满面,现下倒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气氛顿时有些安静。
最后是桓烈打破了沉默,“可是找我有事?”
徐妙容摇摇头,“我只是看见义兄了,过来打个招呼而已。”
不过她想到自家母亲,又道,“阿娘最近总是念叨你,义兄若是有空,不如今日回家陪她用顿饭吧?”
桓烈算算日子,因最近忙着禁军中的事情,是有段时间没去给师娘请安了,遂点了点头,“我晚点回去。”
“好,我待会就回去告诉阿娘。”
徐妙容看看自家义兄,又看看昭敏县主,到底因为年纪小,一时没忍住,“义兄和县主是……?”
桓烈就知道她要问,斟酌着该怎么同她解释,便见意浓一脸坦荡道,“我与桓统领恰巧偶遇,正好有件事需要帮忙,所以麻烦他带我跑一趟。”
“哦哦。”
徐妙容虽然很好奇县主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但也是有分寸的姑娘,终究压住了最后一点好奇心,没继续往下问。
“那我就不妨碍县主的要紧事了。”
看着一马一车走远,徐妙容扶着侍女的手,快步上了自家马车,“快,回府。”
意浓以为桓烈还有更好的铺子介绍,然而没想到把她带到了一个小作坊。
桓烈见她一脸疑惑,带着人边往里走边解释,“李老以前是宫里的工匠,最擅长做弓。”
“那刚才你为何不直接来着买?”
听他的语气,和这个李老应该是相熟。
不等桓烈回答,意浓自问自答上了,“哦,我知道了,他肯定是个怪脾气老头对不对?”
有能力的人脾气都有点古怪,尤其是上了年纪的特殊手工艺人,就像什么神医啦,大师啦,还有这个李老这样的,书里不都这样写么。
“说我脾气怪的人不少,还是有人第一次敢当着我的面说,小丫头胆子不小!”
原以为没有人的屋子,忽然从某个角落里蹦出来个胡子花白却满脸红气的小老头,声音洪亮的把意浓主仆吓了一跳。
说人坏话还被抓了个现行,意浓多少有点心虚,赶紧给自己圆场,“你这就误会我了不是?”
李老眼睛瞪得溜圆:“误会?”
桓烈也朝意浓看过去,被当场抓包还能说是误会,倒是要看看她是怎么个说法。
意浓指了指桓烈,“桓郎君跟我说,您是大啓最厉害的工匠,那手艺肯定无人能及,说明找你做东西的人会有很多,指不定能从这排到城门口呢,生意好当然好,可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尤其是手工艺最急不得,要什么生意都接那也太累人了,所以要将一些人拒之门外不就得立个规矩嘛,我说的这个怪就是指老先生您的规矩,是以算不得是坏话。”
听着像是一段胡诌,还顺带拍了拍马屁,可仔细琢磨,居然觉得很有道理。
桓烈以前只当她是娇滴滴的皇亲贵女,却不想还会说出这样一番的话,下意识朝她望去。
方才她问他为什么不直接到这来买,如今自己就给了答案。
李老虽然隐居在这小胡同里,但很多人都知道他手艺好,自己现在用的那张弓就出自李老之手,甚至朝中很多武将都喜欢找他打造趁手的兵器。
生意多了自然就要排队了,知道李老忙,所以他便想去外面碰碰运气,只是用惯了他老人家做的弓,其他人做的难免觉得差了些感觉,就像她说的,想买当然要买最好的,所以最后还是来了这里。
而李老也是真的不是谁的生意都做,多了做不来,所以他就立了个规矩,很不讲理的规矩,李老做生意看眼缘也看心情,即便如此也得排队,毕竟想做好一件好东西,得花时间。
不止桓烈,李老头也被意浓的一番话说通了。
“伶牙俐齿的丫头!”
李老看着二人,“说吧,想做什么?”
意浓松了一口气,她还真怕自己遇上了个怪老头,因为恼了她而拒绝卖他们东西,自己倒是没什么大的所谓,就怕会连累了桓烈也空手而归,甚至害他因此糟了嫌弃。
她大概万万没想到,随机应变的一通胡扯,竟然就这样合上了李老的眼缘。
意浓示意桓烈跟李老说要求,完了才附和,“我也要一件一模一样的。”
李老瞄了她一眼,“他要的弓可不轻,你确定自己拉得动?”
意浓解释,“我不是自己用。”
“哦,给情郎?”李老故意逗她。
怎么这么八卦,意浓在心底吐槽,又解释,“不是,送兄长的。”
李老留下一句,“七天后来拿。”
然后就忙去了,也不再搭理二人。
可温丛俭的生辰在六日后,这样根本来不及,意浓问可不可以快点。
李老却不管,说了七天就七天,意浓只好使出了杀手锏:软磨硬泡。
李老最终还是妥协了。
意浓趁机又提了个小要求,她要在弓上订制花纹,毕竟是生辰礼,要显得特别一点。
“一张弓要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干什么!”然而李老也并未明确拒绝。
意浓就当他答应了,好话跟不要钱似的往外蹦,然后让阿圆交了定金就开开心心地告辞了。
桓烈看着她透着喜悦的背影,又一次刷新了自己对她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