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 18 章(2/2)
“应该算是吧。”
什么叫应该算是?
孟谈解释,“因为一开始的白虎山第一美人是大当家的夫人,程姑娘孝顺,在清风寨里,不准别人说她是第一美人,怕大夫人不高兴。”
“原来如此。”意浓道。
然后她又问了一个问题,“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不是逃,是大当家放我们下山的。”
意浓:“你们?山寨也选妃呢?”
孟谈有点懵,“选妃?”
建安补充道:“你不是被捉上去当压寨夫君的嘛?”
孟谈脸色一红,否认道,“当然不是。”
“那是干什么?”这下连殷现都有些好奇了。
孟谈纠结了一会,最后决定披露真相。
“大当家把我们捉上去是为了考我们的文采。”
“啊?”
在场所有人都一脸意外。
一群土匪把人捉上山考人家的文采?
这是什么迷惑行为。
孟谈继续道:“我在山上待了一个多月,然后他们就告诉我可以下山了,但是有一个条件,下山后必须写一篇有关清风寨的文章,而且必须要中肯,当然最好是夸赞。”
所以孟谈才会有写书的念头,顺便可以把书卖给书坊,赚点银子抵花销。
京都繁花,但花销也高,他一个家中只有薄资的书生有些扛不住,为此都搬了好几回地方了,一回比一回住的小,一回比一回住的偏。
写好这本书后,他就打算拿去书坊卖了拿笔稿费,只可惜,京中好几家书坊都看不上这本书,一来嫌弃他这个作者没有名气,二来质疑他的故事是杜撰的,让人没有代入感,还有用词也不够华丽,很难卖得出去。
他说是亲身经历却被怀疑是杜撰的,任他怎么解释,人家都不听。
倒是有一些小书铺愿意买,然而出价太低,这本书虽谈不上是他的心血之作,却也是花了许多时间用心写出来的,还真不愿贱卖。
所以到现在,他这本书也没有书坊愿意收,却没想到卫小郎君主动要求帮忙时拿走的手抄本落到了公主手里,然后被这么多贵人知道了。
孟谈有点激动。
清风寨让人写书这个操作,是在场众人都没有想到的。
但是仔细一想,又好像这就是土匪的作风。
建安指着桌上的书问,“所以这本书是你故意美化清风寨的?”
孟谈连忙否认,“没有,都是我看到听到或者感受到的东西,我写得很中肯。”
建安点头,“嗯,我相信你,他们是光明磊落的土匪。”
可不是么,我让你写好话说的光明正大。
卫小郎君虽然看过孟谈的手稿,也觉得写得颇为有趣,但对孟谈被扣在清风寨时的事情还真没有多问,之前还怕问了令他想起不愉快的时光而伤心呢,现在听着,怎么好像还很不错的样子?
围绕着清风寨的话题,众人聊得兴起,尤其是说到招安的事,十分期待豫国公快点把人带回来,他们可都没亲眼见过土匪呢。
孟谈将自己在清风寨的经历一五一十说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可说完之后,他就有些懵了。
所以,几位皇子公主们找他来,就是为了打听清风寨的事?
意浓看出他的疑虑,抬了抬手,阿圆连忙将一份契书递到她手上。
“闲聊完该说正事了。”意浓将契书推到孟谈跟前,“仔细看一下,有问题的话可以提出来,都可以商量。”
孟谈看看契书,再看看意浓,最后视线落在契书上。
他谨慎地拿起来,一行行认真读着。
看完之后是真激动了。
契书的内容并不复杂,就是关于韦氏书坊买下他这本书,然后分成的事。
卫小郎君凑过来瞄了两眼,觉得这个分成有点新意。
一般书坊都是给一笔钱买断,可昭敏县主这份契书却是每卖出一本都给孟谈算一份钱,也就是说卖的多,孟谈就赚得多。
当然,买得少也赚得少。
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这个主意是管事知道意浓有心帮这些穷书生后专门想出来的,意浓也很满意。
“如果需要考虑的话,我给你三天时间,三天之后给我答复。”
卫小郎君却推了推还在发愣的孟谈,“还犹豫什么,现在就签啊,县主的书坊还怕生意不好吗?”
那是想差都难呐。
孟谈也不是犹豫,他就是一时没反应过来,不敢相信这么大的馅饼会砸到自己的头上。
然后他脑袋晕晕地就把字签好了。
契书一式两份,意浓收起自己的那份,又对孟谈道,“还要麻烦孟郎君尽快将书封画好给我,就以白虎山最壮观的山峰为主题吧!”
孟谈爽快点头,“没问题。”
然后这事就这么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