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 17 章(2/2)
然后就被郑太太训了,“你懂什么,等你嫁进了温家,当了郡公夫人就知道,娘都是为了你好!”
“郡公夫人?”郑姑娘撇嘴,“现下长公主有了身孕,万一生的是个儿子,表哥能不能顺利袭爵都不一定呢,娘这话可说得早了。”
“所以我们要好好帮你表哥谋划,等他顺利袭爵,还能亏待你亏待咱们吗?你弟弟也能有个好前途。”郑太太道。
他们不过是郑氏旁支,丈夫才能平庸,和同样是世家大族出身的人对上根本没有胜算,已经待在同一个多方许多年没挪过窝了,想要往上升一级难得很。
所以郑太太打定主意,要趁着这次回京的机会,尽快将女儿和温丛俭的婚事定下。
婚事既定,郑温两家就是亲家,温驸马还能不帮上一把吗?他不行还有长公主,怎么说都是一家人,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郑太太的算盘打的霹雳吧啦响。
郑姑娘想着自己不上不下的婚事,最后还是认同了母亲的说法,她虽时常和母亲顶嘴,但也是个听话的。
“可表哥不喜欢我,沈太夫人看着也不冷不热的,这事只怕不容易。”
“沈太夫人不必理会,只要礼数到了就行,你需要费心的是怎样跟你表哥好好相处,性子要收一收,男人都喜欢柔弱的女子,你要学会如何让人怜惜你,要多说软话。”
“将以前学的东西都拿出来,等见识了你的好,还怕他对你上心么?”
郑太太好一番教导,郑姑娘听完点了点头。
郑太太的目标是温丛俭,少年慕艾,长辈如何拦得住,只要温丛俭要娶她女儿,沈太夫人疼后辈,还能真狠下心去拦着么?
她又嘱咐道:“以后你若真的嫁入了温家,不管内心怎么想,表面上一定要好好和县主相处,最好能入了长公主的眼,那你弟弟的前途就不用愁了。”
儿子有了出息,她回娘家也能扬眉吐气。
——
温丛俭从松鹤堂回来,心情有些不好,尤其是得知郑太太有那样的念头,心里更不舒服了。
就在这时,门外小厮拿着一个盒子进来,笑道,“县主派人给郎君送东西来了。”
这样的事不多,小厮说话都是眉飞色舞的。
温丛俭有些意外,方才才见过面,怎么还给他送东西来了?
他接过盒子,打开一看,居然是茶叶。
淡淡的茶叶香味飘出来,是熟悉的味道,正是他不久前刚喝过的蒙顶茶。
温丛俭愣了愣神。
原来她盯着他看的时候看出来了,他喜欢喝这个茶,所以才特地命人送一些过来的吧。
突然有些不好意思。
要是在公主府,温丛俭肯定不会收,但现在要退回去也是不能了。
想了想,让人分了些带着又去了松鹤堂。
沈太夫人刚送走郑太太几人,正由丫鬟捶肩揉背,听闻孙儿又回来了,忙让人请进来。
“手里拿的什么?”
“方才县主让人送来的茶,我拿来给祖母尝尝。”
沈太夫人很想纠正他的称呼,县主叫着多少生分了些,但想了想又作罢了,这么多年都没改,现在也改不了了,县主位尊,这样叫也没什么错。
“哦,你今日去公主府了?”
“殷表哥有事托我帮忙,走了一趟。”
“你们虽然不是亲兄妹,却也是一家人,应该多走动的,长公主嘴上不说,但对你还是很不错的,往后有时间就多去请个安,你父亲知道了也会高兴。”
“至于其他人说的一些话……”说到这沈太夫人顿了顿,不过最后还是决定坦白说出来,“不管长公主将来生的是男是女,你父亲都不会亏待你的。”
沈太夫人虽然极少外出,但有些人说过的某些话她也知道,说长公主怀的是个男胎,一旦生下来,她儿子身上的爵位必然会落到公主之子的身上。
儿子身上的爵位是因尚了公主才从伯爵升了公爵,要真说应该留给哪个孙子,她也说不明白,不过是怕大孙子听了有心人挑拨离间的话心里不舒服,遭人利用。
沈太夫人是万万不愿因为一个爵位而闹得家宅不宁的。
“我孙儿文韬武略,说不定将来能自己挣一个爵位回来呢。”
沈太夫人的心意温丛俭自然明白,他也没想过非要去争什么,所以和长公主她们相处才这般小心翼翼,生怕父亲夹在中间为难。
“祖母说的孙儿都明白,孙儿也会努力的。”
沈太夫人闻言很是欣慰,不愧是她的孙儿,最是明理。
她看着他手里的东西,“既然是县主给你的,你就自个留着吧,祖母不缺茶喝。”
“孙儿给自个留了,这是孝敬祖母的,你就收下吧。”
沈太夫人见状,不再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