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 16 章(1/2)
意浓回屋后,开始绞尽脑汁地想准备卖什么书才能来个开门红。
想了大半天都没什么想法。
阿圆进来提醒,“县主,是不是该派个人去告知慧娘子一声,也好让她安心。”
“对,差点忘了。”
反正在府里待着也没事,意浓准备亲自去一趟,挑了几样给小孩子的礼物和一些补身的东西就出门了。
马车绕了大半个都城才来到裴家租住的地方。
一条逼仄的胡同里,马车根本进不去,意浓只好带着阿圆拎着东西徒步往里走。
胡同内有妇人搬着小板凳在门口纳鞋底,还有几个孩童蹲在地上围做一圈在玩耍,忽见胡同口进来两个衣着光鲜的姑娘,纷纷好奇地朝这边张望。
阿圆正要开口问路,就见隔了两个小院的一道门内走出来个眼熟的小丫鬟,手里挎着小篮子。
正是环儿。
“环儿。”阿圆叫了声。
环儿要出门买丝线,不想会在这里见到意浓二人,一脸惊讶,快步过来,紧张得都结巴了。
“见、见过贵人。”
慧娘和环儿先前不知道意浓的身份,后来回到家中裴景延告诉二人才得知,着实将她们吓了一跳。
这会又见到,环儿就有些局促了。
“你要出门吗?”阿圆问。
“嗯,娘子要给小郎君做衣衫,但家里丝线不够了,就让我去买些回来。”
现下贵人来了,她暂时便不好出门了。
环儿引着二人入内,顿时更是手足无措。
贵人大概都没见过这么小的院子吧,一眼就望到头了,还破旧。
慧娘在坐月子,得知县主亲临,又要起身,被意浓拦住。
“我们就是来看看孩子,顺便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慧娘大概能猜到,但亲口听县主说衡阳公主看上裴副统领之事是个误会,提了两日的心才终于放心落下。
又是一阵千恩万谢。
倒是意浓有些不好意思了,毕竟也算是她的原因才造成的误会。
环儿磨蹭着端了两杯茶,犹犹豫豫地递过去。
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粗茶,可不奉茶更失礼,只能硬着头皮端过来。
慧娘相对淡定一些,轻声道,“粗茶一杯,实在是招待不周。”
意浓没有嫌弃,她不是没有接触过平民百姓的贵族千金,小时候跟着长公主到城外施过粥,还和衣衫褴褛的落难平民家的孩子玩耍过呢。
而且从小也是听着长公主小时候的事长大的。
她接过环儿端上来的茶喝了一口,转头注意到放在篮子里的一块绣着兰花的帕子。
拿起来仔细瞧了瞧,夸道,“好精致的绣工,这是娘子做的?”
这话并非客套话,意浓也算见多了好刺绣,然而这块兰花绣的也算上乘。
“我一个妇道人家也就只会这些了,帮补一下家用罢了,当不得县主夸赞。”
“娘子谦虚了。”
环儿虽没出声,却在一旁点头附和,心里暗想县主眼光就是好。
她知道娘子少时拜过一位厉害的师父,如今京中最大的绣房也最喜欢收娘子的绣品,只是娘子怀孕后不宜劳累,郎君便不让她多做了。
正说着话,原本熟睡的孩子忽然哭起来。
那响亮的哭声,把意浓惊了一下,慧娘和环儿顿时也手忙脚乱。
都是第一次照顾孩子,没什么经验。
“娘子,他是不是又饿了?”
“刚才才喂过,估计是尿了。”
“可刚才也才尿过啊。”
不是饿了也不是尿了,慧娘只得抱起来慢慢哄着,好一会孩子才安静下来。
众人松了一口气,但接下来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再吵到他。
照顾孩子真是不容易啊。
意浓见慧娘脸色有些疲惫,不便再打扰,又聊了两句便告辞了。
不过来这一趟也提醒她了,光是请教怎么照顾孕妇还不行,孩子出生之后也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于是让马车拐道进宫又去了一趟太医署。
没想到还看见了一场热闹。
还是因她而起的。
虽然孙太医的艺术有目共睹,但另一位周太医也不差。
自从县主和驸马亲自来请教过孙太医后,大家纷纷都要找孙太医,周太医自觉医术不比孙太医差,就有些不服气。
于是就跟人较上劲了。
这不,今日又因为某件事争论起来了。
或者说也不算争论,因为孙太医神色平静,对比吹胡子瞪眼的周太医像是个看热闹的。
孙太医是个好脾气,他也认同周太医的处理方法,只是每个人的习惯不同,但手法不一样却是殊途同归,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把病治好。
周太医性子偏执拗一些,也不是不认同孙太医的医术,就是看孙太医不气不怒的样子有点气人罢了。
意浓站在一旁看了一会才提步上前。
“两位太医医术精湛,还如此孜孜不倦地探讨医术,实乃患者之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