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定策(1/3)
大遥正襟危坐,面容严肃,清了清嗓子,看着曾星说道:“决曹掾史,你治郡牢狱久已,又熟悉律法,负责郡内断罪决狱,你说依照大汉律法,这买被略卖之人,该当何罪?”
曾星抬头看着大遥,然后又微微侧目扫了一下在座的人,曾星心里叫苦,这烫手的山芋怎么推到他手里了,若依律令直说吧,肯定会得罪一大批人,若说不知吧,岂不会被使君所轻鄙,脑子里想着该如何回答,嘴里吞吞吐吐的说道:“这,这。。。”
郡丞陶汉老于官场吏事,心中早已打定主意,这新来的使君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正好借这个机会杨名立威,只是有些弄不清楚这位大人心里想着什么,一没提前知会,二也没跟侍吏议曹商议,突然整这么一出,整的大家有点措手不及。
陶汉见曾星为难的样子,叹了一口气,然后拱手说道:“使君,我看被略卖之人有部分被我从弟陶千秋府里买去,我那位从弟敦厚老实,治家有方,并且按时交税纳粮,我替我那位从弟作保,他定然不知那些人是被略卖之人,我愿前往将那些被略卖之人带出来。”(从弟: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
大遥心里哼了一声,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就好比象牙珍惜毛皮的买卖,看上去那些剥皮枪杀大象的人阴狠险恶,唯利是图,其实罪魁祸首是那些买的人,没有他们那些特殊的追求,怎么会有人铤而走险?同样,略卖之人当然罪不可赦,但是那些买的人更加不能轻饶,买卖买卖,先有买才有卖,若人贩子拐卖来的人多,买的人不一定会多;但是需要买的人多起来了,那想尽办法拐卖的人一定会多!
大遥假装十分高兴,然后说道:“素问陶家守一方安宁,徭役、征粮也多多出力,我自然相信你从弟,那我就替那些可怜的人谢谢你了。”然后冲陶汉作了一揖。
陶千秋赶忙回礼:“下官不敢,此乃我分内之事。”
众人见大遥不再绷着脸,然后又看到长官带头,便也纷纷附和说道:“我等也定当前往劝说,还请使君务必放心。”
大遥点了点头,冲众官员拱手致谢。大遥看着表面一片祥和,心里却跟明镜似的,这些官吏表面上是受封于郡守,而且自己有任免权,只是自己新到,对此地不熟,又不想大动干戈,除了一些告老退休跟去世的,众官吏基本没变。
他们虽然领取的是朝廷的俸禄,但维护的却是各自宗族的利益,郡守在任所用当地士绅为吏是一直以来的规矩,不然你还能用谁?除了士绅有条件不耕作,商人又不得为官,其他百姓连认识字的都没有几个!就算有寒门学子可以用,那也是少数,另外一方面,大汉地广人稀,有时候一个乡绅就代表了一方势力,征兵缴粮只要让乡绅组织就行,为了让每年税粮能征收到位,各地官府对乡绅豪强的一些不法行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遥看气氛已经缓和了一些,然后示意后面的侍从,侍从领会意思后,从后厨搬出几坛酒水,当众官员不知何意时,侍从们纷纷揭开酒盖,顿时一股浓烈的酒香散溢到整个府堂。
司马豹本来端坐一旁,一言不发闭目养神,此时突然睁大双眼,抽动着鼻子,说道:“这是酒?怎么味道这么浓烈?难道是长安运来的特酿的美酒?”汉人崇文尚武,大都人都文武兼得,而文人雅士领军武将无不好酒,没办法,此时可供喝的饮料特别少,除了一些米做的酸浆、没加添加剂的水果榨的果汁、以及少许贵族才能喝的葡萄酒,大都只能喝酒,好在酒的度数不高,常人喝个三斤五斤一点问题都没有。
大遥见众人都被酒香给调动起来,嘴角微微上扬,看来有酒好办事多了啊。大遥倒了一小碗出来,然后对着下面的人说道:“不错,这酒正如都尉所说,是我从长安特定带来的美酒,不过路途艰辛,我只带了几坛,不过你们可不要小瞧这几坛酒,我敢说就这几坛酒能把你们所有人都喝趴下!”
本来认真听大遥讲话的官员听到大遥说的话,纷纷露出不相信的表情,不过只有司马豹没有露出半点怀疑,眼睛盯着大遥手里的酒一动不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