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炀帝其人(1/2)
当皇帝之前,隋炀帝杨广在父母眼中,是孝顺孩子;在大臣眼中,是优秀王子,具备接班人应有的一切优秀素质和品格。但当政之后,杨广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情。这是权力欲膨胀导致的,还是人性的弱点使然?他为何能够赢得父皇和母后的信任,成为大隋王朝的接班人?
一、幸运公子
人的一生都有连续性,皇帝也是如此。隋炀帝让人感兴趣的当然是他当皇帝的业绩,但是,若要了解他为什么成为这样的皇帝,还得从他没当皇帝的时候说起。这个日后大名鼎鼎的隋炀帝,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隋炀帝,大名杨广,曾用名杨英,小名叫作阿𡡉,出生在北周天和四年(569)。他在人生路上的第一个身份,是一个幸运公子。
第一个幸运之处在于出身。杨广出生在569年的北周,他的父亲杨坚,官位为大将军,爵封随国公,是北周赫赫有名的军事贵族;他的母亲独孤氏,则是北周柱国独孤信的小女儿,也是将门虎女,身家显赫。北周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构成了所谓的关陇贵族集团,这个集团就是当时社会的最高层,无论是皇帝、gāo • guān还是贵戚,都从这个集团中产生。
举个例子就明白这个集团中的人物能量有多大了。杨广的外祖父独孤信一共生了七个女儿。其中,大女儿是北周明帝的皇后;四女儿是后来的唐高祖李渊的母亲,追封为元贞皇后;小女儿就是杨广的母亲,隋朝的独孤皇后。一门出三朝皇后,既说明了这个老岳父的远见卓识,更足以说明这个集团的显赫地位。小小的杨广能够有这样的出身,就等于含着金汤匙出生,当然非常幸运。
第二个幸运之处在于资质。按照《隋书》的记载,隋炀帝“美姿仪,少敏慧”。长得漂亮,人又聪明伶俐,非常讨父母的喜欢。杨广聪明到什么程度,史书没有记载,我们也不能妄自揣摩,但是,要说长相好,还是可以找到一些佐证的。
杨广的小名阿𡡉是一个佛教用语,又叫阿𡡉𡡉尼,是“善女”的意思。给杨广取这么一个女性化的小名,除了民间所谓的好养活之外,恐怕也是因为他长得眉清目秀,简直像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吧。
隋唐时代做官可是要挑长相的,所谓身、言、书、判,第一个条件就是长相端正。杨广长得端正,又聪明,出身又这么好,按照当时的惯例,他的人生道路应该是早早进入仕途,然后步步高升,走上父辈和祖辈的老路。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隋炀帝在北周被封为雁门郡公,那时候,他才是一个几岁的孩子。从这样的高起点起步,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幸运的事。但是,这对杨广还不算什么,还有更大的幸运在等着这个孩子。
隋开皇元年(581),他的父亲杨坚以北周皇太后之父的身份篡权成功,建立大隋,当皇帝了。年方十二岁的杨广马上子以父贵,从北周的雁门郡公变成了隋朝的晋王,升级了。
二、优秀王子
当贵族公子的时候,杨广是个幸运的公子,当了晋王以后,杨广又是个优秀的王子。在两方面表现非常突出。
首先,功勋卓著。
其次,人品端正。
先看功勋卓著。杨广当晋王的时候有什么功业?有三大功业无人能及。
第一个功业是北破突厥。隋朝建立之后,就开始跟突厥争夺东亚霸主的地位。为此,双方在开皇二年(582)到开皇四年(584)大打出手,后来,开皇十七年(597)到开皇十九年(599),再次龙争虎斗。
第一个阶段,隋朝迫使突厥的沙钵略可汗称臣,突厥也因此分裂成东、西两部分。隋朝取代突厥,赢得了东亚霸主的地位。
第二个阶段,隋朝逼死了沙钵略的儿子都蓝可汗,另立亲隋的启民可汗,维护了东亚霸主地位。
总之,两次都是隋朝大获全胜。那么,晋王杨广在其中作用是什么?
在第一次战争期间,杨广虽然年纪尚小,未曾亲自参战,但是,他从开皇元年(581)到开皇六年(586)一直担任并州总管,驻扎晋阳(今山西太原),而并州总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防控突厥。换言之,虽然没有战功,但是,日常防控的职责和苦劳还是有的。
到第二个战争阶段,杨广就真正发挥作用了。开皇二十年(600),就是他亲自指挥了对突厥的最后一击,这样一来,北破突厥之功也就自然而然地记在了他的头上。这是莫大的功业。
第二个功业是南平陈朝。隋朝在解决突厥问题之后,马上就在开皇八年(588)发动了平陈战争,平陈的统帅就是晋王杨广。当时,杨广年方二十岁,以行军元帅的身份统领三大集团军,五十万士兵进军江南,一举活捉陈后主,把整个南方纳入隋朝的版图。这又是莫大的功劳。
作为一个皇子,有了北破突厥和南平江南这两大功劳,已经相当引人注目,但是,这还不是杨广的全部业绩。
他的第三个功业是安抚江南。开皇八年(588),隋朝顺利地平定了江南。由于南北分裂太久,统治方式、思想方式差距很大,而隋朝又急于实现全国一盘棋,推行了一些过激的政策,引起了江南人民的不满。到开皇十年(590),原来陈朝旧境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
在这种情况下,杨广临危受命,担任扬州总管,坐镇江南。这一次,他不仅参与了平叛,而且在平叛后继续留在南方,在扬州总管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十年。
这十年杨广都做了哪些事情?一句话,就是安抚人心。原来隋文帝迷信军事征服,导致了南方的反叛。杨广反其道而行之,充分尊重南方文化,笼络南方人才,让江南人民慢慢摆脱被征服者的屈辱感,逐渐接受隋朝的统治。
那么,杨广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有一个举措堪称典范。杨广为了安抚江南百姓,专门学习吴侬软语,用当地人的语言跟当地人说话,没有什么比这更有亲和力和示范性了!经过他这么一番春风化雨的行动,江南人心逐步安定,隋朝统一的成果也才算稳定下来。
如果说北破突厥和南平陈朝代表晋王杨广的武功,那么,安抚江南就代表杨广文治的能力了。一个皇子,既有武功,又能文治,既有北部军事经验,又有南方民政经验,既跟少数民族打过交道,又跟江南汉人打过交道,而且处处都留下不凡业绩。这样的精力,这样的功业,难道还不算优秀吗?
再看人品端正。杨广在人品上也有三方面的过人之处。
第一是孝顺。
第二是老成。
第三是仁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