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 46 章(2/3)
叶鹤荣在考场看见雷三郎,到也没有什么疑惑。雷三郎被雷老爷子拎回来不管愿意不愿意他都得尝试着考一次的。不过雷三郎看见叶鹤荣却疑惑的不得了。
叶鹤荣这才读了几年书,竟然来考举人了?
其实一开始他并未认出叶鹤荣来,不过这次送他来考试的是他大哥,雷大郎是见过几次叶鹤荣的,这几年叶鹤荣长高了不少,模样也张开了。若说小时候看着还有点儿像雷家人,可是随着年龄增长,到更像是叶氏了。所以雷三郎没能认出来也正常。
老秀才让叶鹤荣来院试,其实也没有真的以为他能考上,只是想让他试试罢了。他是甲班读书时间最短的学生,但也是学的最快最努力的,虽然文章略稚嫩,但是也有模有样,获得了他那几位老友的夸赞。
如果能考中举人,自然是好的。就算考不中,叶鹤荣今年不过十八岁,还有的是时间读书继续考呢。
甲班现在只剩下了两名学生,就是叶鹤荣与周子孟。因为旱情的原因,郭盛云帮了几天的忙,就不得不带着一家老小南下,去了他大嫂娘家那边。前几日写信回来说寻了个学堂给人做夫子,若是有缘,只能考场上见了。
周子孟比叶鹤荣年纪大,读书时间也长,攒够了基础一口气考了下来,还去尝试过科举,只可惜没能成功。不过他也不着急,撺掇着叶鹤荣赶紧下场考试,回头得了贡生就跟他再战科举。俩人作伴,好歹也不会那么害怕了。
这俩学生如今可是老秀才的宝贝,一门心思的教,恨不得把满脑子学识都塞进这俩人脑袋里才好。
小郡主那边已经给了他准话,如今皇上正在帮他平反。只要是平反了,以前失去的那些还会回来,他就可以回归朝堂,继续他当年未完的抱负。
周世明不可能不心动的,他以前只以为自己没了希望,如今有人拨出了灰烬中的火苗,他怎么可能会放过呢?
正因为如此,他对俩学生要求更加严格了。小郡王给了时间,估计也就一年左右他就可以重归朝堂。若叶鹤荣能考上举人,他就愿意带着周子孟与叶鹤荣一起去京城,去那边继续读书。
这可就是自己正儿八经的学生了,能够继承自己衣钵的继承人。
院试为两场,一场初试一场复试,考中者就会成为举人。在院试中照样能看到不少年过半百的老秀才,胡子一大把了还在努力考试,眯着眼看着纸上的字,拿笔的手都哆嗦。
叶鹤荣算不上这场考场里最年轻的,很多学子考秀才不难,但是中举难。能从十多岁考到三四十岁,这都不算什么新鲜事。
等复试完了交了考卷,叶鹤荣松了口气,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
无论考中没考中,都让他知道了如今圣上最想要知道的是什么。民生。
虽然如今算得上盛世,可是南涝北旱,尤其是这几年没少折腾。民生成了年轻皇上最关心的事,没有了民,国将不国。
回到了小院子,陆兰儿也没有问考得如何。如今她跟叶鹤荣年纪都大了,不好单独待在一起,所以柴氏和叶氏就轮流的过来陪着。其实叶氏心里有嘀咕这件事,只不过被柴氏压了下去。
柴氏的意思就是这俩小的成天在一起,若有了感情,不用问都愿意,若是没有感情,问也白搭。
陆兰儿过了年才十五,刚刚到相看人家的日子。乡下姑娘留到十六七再嫁都不叫事儿,虽然荣哥儿岁数大了点儿,可是他长得好看,读书也好,更不愁娶不上媳妇儿。
不过就算如此,柴氏心里其实也嘀咕,忍不住趁着叶鹤荣去考试的这段日子,问陆兰儿到底咋想的。
陆兰儿叹了口气,她想了想道:“我只是觉得自己还小,每日里又忙忙碌碌,这几年都没得清净。到不是说荣哥儿不好,只是他现在毕竟也年轻,读了几年书,得老师看中,也不好用这些琐事影响他。”
“成亲怎么能算是琐事?”柴氏知道陆兰儿并不嫌弃自家荣哥儿,心里松了口气,便笑道:“你今年毕竟才十五,庄户人家的姑娘多留两年也是能留得的。只是若超过十八还未曾婚配,官家就要介入。荣哥儿有功名还好说,女儿家就比较吃亏,若是随便给你指派个,家里人都不能推拒的。”
陆兰儿这才知道还有这么个规矩,顿时蹙眉,“若是指派个混子,那也得同意?”
柴氏道:“这倒不会,也得讲究门当户对的。只是毕竟不如自己家千挑万选的好,好歹知根知底不是?”
陆兰儿内心虽然不小了,可是这身子还是个孩子呢。一想到自己十五六就要结婚生子,她头皮都有些发麻。
柴氏又道:“要我说,你跟荣哥儿就先定下,晚两年成亲也是可以的。若是定下了,对外就说你们是未婚夫妻,平日里进进出出的也方便。以前你们小我也就不说什么,现在你们都长成了,还没名没分的这样混住,荣哥儿是没有什么妨碍,但是对你名声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