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 41 章(3/4)
叶家统共也没多少人,全部住进主院都住不满,就俩那几个下人房在这群猎户眼中都是极好的,有宽敞的炕和通透的玻璃窗,这简直就是神仙住的地方嘛。不过其他几个院子也需要经常收拾打扫,库房里还存着不少的家具摆设也得清点。叶家的女人们折腾了好几天才把几个院子折腾明白,一个个累的腰酸背痛。
怪不得这些大户人家都有小厮丫鬟呢,否则就每天打扫房间都能把人累够呛。
等他们都安顿好了,张大力又带着佃户们过来了,说可以挖藕了。
深秋已经十分寒冷,藕塘放了水,一晚上泥巴上面就能结一层脆冰。可是藕只能深秋挖,趁着还没上冻把藕挖出来带着泥储藏可以存上一整个冬季,算是冬季能吃到的最好蔬菜了。
放完水还能捞一次鱼,这小荷塘说大不大,说小也得小两亩地了。水放干净满塘的鱼乱蹦,一条条又肥又大,看的人打心里开心。
捞完鱼,佃户们熟练的挽起裤管,踩着冰冷的泥巴就进了荷塘。
挖藕一直都是一件辛苦差事,现代好歹还能穿水裤保暖,可是在古代,就只能光着腿进去。不少挖藕工早早的就会得了腿病,天冷便会疼痛难忍。
陆兰儿远远的看着,琢磨着要不要买几条鱼皮水靠。
崔掌柜听了她的话,忍笑道:“小老板倒是心善,就那鱼皮水靠不说是能不能买得起,而是能不能买得到。就算是住在水边的人家也没有穿那种东西的。你那庄子不过两亩藕塘,多些人下去轮换也就好了。几天就能收拾明白的事儿,你倒是想的多。回头买上几斤烈酒往腿上擦一擦,也是能驱寒的。”
陆兰儿这才明白自己经常会在小说里见到的东西如今古代也是个新鲜玩意,而且只有水军用的比较多,普通百姓见都没见过。不过崔掌柜说的也确实对,她出门就直奔医馆,与大夫询问了不少问题,才买了烈酒带回去。
那些佃户也没想到这庄头人家会买烈酒让他们驱寒用,一个个感激不尽。等藕塘收拾完了,叶老爷子又给他们每人送了两条鱼两截藕,然后结算了一些工钱,最后剩下的酒也让他们拿回去分了。
山上的果子,水里的鱼和莲藕都能卖钱。这就看出来挨着官道的好处了,东西往路边一堆,那些过往的客商见了自然会来询问。谈好了价格直接装车,没几日就卖去了大半。还有一些被陆兰儿给曲掌柜和崔掌柜送了不少,又给学堂送了不少,最后剩下的就留着自家吃,毕竟这些可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理完荷塘,再引了水灌满,只等来年这里又会满是肥鱼莲藕了。
叶鹤荣出去了三个月,回来之后比往日还要沉稳不少。据说南方夏天的时候起了水患,他们没敢往太南边去,但是也见到了不少逃难的灾民。
老秀才带着他们四处呼吁捐粮舍粥,挨了不少白眼,有的大户人家甚至还让家丁把人揍出来,十分凶残。不过到底也有心善的人家,舍粥的棚子搭了起来,又帮忙了好几天,一行人这才从那边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