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 38 章(1/2)
陆兰儿佯装懵懂的样子,看向孔氏道:“我大丫姐不让大宝叔住她家吗?她家比我家院子大可多了。”
孔氏的笑容有些僵硬,看向陆兰儿的目光带着些许阴冷责怪。
柴氏慢悠悠道:“丫头说得对,那毕竟是你孙女,住着也方便。我家租的那个院子进去连个转脚的地方都没有,你家大宝可吃不了这个苦。”
孔氏连忙笑道:“咋就不能吃苦了?大丫那边是合适,只不过他家也没个读书人,成天鸡毛蒜皮的。再说了大宝跟大丫也不亲啊,他跟咱五郎才是贴肉的亲叔侄呢。”
“这件事真不能行,”柴氏道:“我照顾我家几个孙子就够累了,再加上个大宝,这把老骨头还要不要呢?”
孔氏笑道:“嗨,姐姐您跟着忙什么啊?让兰儿去做,不管怎么说她在家里也做习惯了的。”
这句话说完,桌上人都沉下了脸。
叶鹤荣首先就不乐意了,道:“不行,我读书得占一间屋子,说好了那是我的书房,不能给别人住的。家里突然多个人,我不习惯。”
孔氏啧了声,道:“你这孩子,以前家里挤着住不也挺习惯的?”
柴氏道:“确实是习惯,那时候我家荣哥儿也没读书呢?这件事就是不行,我叶家如今就盼着荣哥儿也读出个名堂来,全家人都围着他转呢。你塞个大宝进来,万一哪里照顾不周出了岔子,你们雷家不还得扒了我一层皮?这事儿不成。再说了,论亲疏远近,你应该送大宝去县里读书,那也是他亲侄子岳家,又是个举人,不比在镇上好?”
孔氏的笑模样逐渐散了,半天才又凝出一股子尴尬的笑容,“那不是在县里吗?离得远……我家大宝也没出过门。”
柴氏直接道:“那你们也跟镇上租个房子,你带着你家大宝住,每天看着,不是更好?我家荣哥儿读书可是不能再耽误了,他这都十四了。哎,夫子都夸他读的好呢,说如果能早读两年,兴许能跟你家三郎一样,读出个秀才来。”
孔氏这下笑不出来了,她尴尬的站起身道:“谁说不是呢,那行吧,我再看看……”说完,急匆匆的走了,出门差点儿还跟叶老爷子撞上。
叶老爷子扭头瞅了孔氏好几眼才进来,对柴氏道:“她咋来了?我看见她就觉得烦。”
“说想让大宝住咱家跟着荣哥儿读书,被我拒了。”柴氏不想跟这里多说什么,只是问道:“你买了个啥?拿出来给我们瞅瞅。”
叶老爷子嘿嘿一笑,从怀里掏出个大戒指递过去道:“我就看这个好看,上面还有个福字,也吉利。”
柴氏差点儿被这个戒指气笑了,道:“就这?这么老大个,给丫头戴拇指上做顶针用啊?还福字,这是给老太太带的吧?你好歹买个带花儿的……算了算了!”她看着叶老爷子一脸懵的样子,气话也说不出来了。
最后那个戒指还是被柴氏拿去换了个小巧带梅花的戒指,缠了红线之后待在手指头上刚刚好。
叶老爷子又撇嘴又吸气,跟雷松海嘟囔道:“我还是觉得我挑的那个好,带福字呢。”
雷松海憨憨一笑,难得聪明的岔开了话题。
一家子买了足够过年的年货,回家又把灶王爷送走了,热热闹闹的吃了个晚饭。
吃饱喝足,叶老爷子跟雷松海盘算着今年粮食收成,念叨着明年种什么。因为陆兰儿的关系,他明年也不打算上山了,顶多在山腰下几个陷阱抓点儿野味自己吃。
这些陆兰儿倒是不制止,毕竟这种时候天热难得吃次肉,能抓个野味打牙祭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伙食了。就算是冬天,也得看谁家杀猪提前订,订晚了也买不到肉。养猪的人家还是少,一个村就有那么几户养得起猪,毕竟猪是要吃粮食的。
雷家养猪,养了五六头。每年冬天杀一头自家吃,剩下的就都卖出去。雷老爷子往往只在这个时候看上去比较慈祥和蔼,嘴里念叨着什么辛苦一年了肉管够,只是能吃到老三一家子嘴里的也没多少。
叶老爷子盘算着想养猪了,只是在山上养猪不合适,容易引东西下山。山下又买不到合适的房子。地可以买卖,但是很多房子都是祖宅,人家也不可能卖掉。就算是个破房子还占宅基地呢,也不允许外村的进来买了住。
“我让崔掌柜帮咱看着了,如果有合适的小庄子差不大离儿就买上一个。”陆兰儿道:“不过崔掌柜也说了,便宜的庄子好地少,得自己折腾。好地多的庄子价格贵,毕竟一亩上等田二十两银子呢,十亩就得二百两,如今咱手里的银子不太够,不敢挑太好的。”
叶老爷子道:“要我说有个水源就成,地好不好的不还是得看自己怎么养吗?山上那石头旮旯的,咱不也能种菜种庄稼?等养熟了,那就是好地了。”
柴氏道:“到时候咱就说咱是帮人看庄子的,这样也不打眼。我跟你爷毕竟岁数也大了,干不了别的活儿。如果真打算买,咱们就看看能拿出来多少银子,我跟你爷手里也攥了之前攒回来的棺材本,都添上。”
叶氏连忙道:“哪里能动那些钱呢。”
柴氏冷笑道:“咋就不能动了?你是觉得咱以后赚不回来了?再说了,以后咱真的买了庄子,就把你爷你奶他们请过去,好歹是自己家呢。”
这年头地比房子值钱,尤其是北方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一个大点儿的院子也不过一百多两,可是一百多两刚够买几亩地。但是仍旧会有人愿意要这几亩地,哪怕住茅草房子都成,毕竟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有地就能吃饱。
陆兰儿想了想道:“现在还是不能买,得看看咱家荣哥儿能不能考出来。如果能考出来,能少花不少银子呢。”
叶氏叹了口气道:“怪不得人都说好好读书以后能赚银子,这里里外外的一核算,可不是吗?秀才和举人买地光免税的银子就大把的省,更别说当了官儿了。你爷……你那边成天想着让三郎读书当官,可不就是为了银子。”
叶老爷子哼道:“当官得为民做主,眼里只有银子,那不就是贪官了?以后去哪里当官人家乐意要这样的父母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