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 28 章(2/4)
柴氏道:“头三年是个灾年,道边儿上看见个饿晕了的小姑娘,我闺女想起她那个没养住的闺女了,就心软,央着我用半袋子红薯把人换回来了,就是咱家丫头兰儿。”
陆兰儿这才抬头对雷巧娥笑了笑,然后低头照顾虎头虎蛋吃饭去了。
雷巧娥头两天见过这个小姑娘,伶牙俐齿的,这性子若是在雷家,怕是要遭罪。
柴氏抬起手摸了摸陆兰儿的脑袋,道:“这闺女跟着香桂一回雷家,可给你爹气的不行,那时候咱荣哥儿才十岁,硬挺着出来说自己打猎养活兰儿,然后就跟着他爷学打猎,下套子。大冬天的跟着山里一住就是小半个月,就为了换些银子给兰儿当饭钱。你爹之前说既然养了个闺女也不能白养,说给雷家三郎当媳妇儿。就算这样,她吃喝照样是咱荣哥儿打猎换的。就今年秋上……哎哟,应该是去年秋上,荣哥儿出去打猎,雷三郎非要跟着。因为怕他有个什么闪失就没让跟,谁知道他偷摸上山了,还惊动了熊瞎子。
“要不是荣哥儿手疾眼快,那雷三郎就交代在山上了。结果把他救了,咱荣哥儿断了腿。当初你大哥大嫂指天指地的说要给荣哥儿治腿,还让他去跟着三郎读书,谁知道脖子一拧就不认账了。不但不认账,还觉得三郎之所以上山是被荣哥儿勾搭的,又骂我闺女搅家精,救回来个丧门星。最后说是我女婿跟他们八字不合,逼着我女婿净身出户,又嚷嚷着除宗。幸亏我们那天过去想看一眼,就这么的让女婿入赘了。哦,净身出户你知道吧?一文钱没拿,我闺女嫁妆当聘礼都陪送给你们雷家了。”
柴氏这一番话说完,雷巧娥羞愧的无地自容,双颊热辣辣的疼。她知道,这还真是她亲爹跟亲兄嫂做出来的事儿。她自己跟老三随母亲,就只知道一味的忍让,可是忍让到头来得到的从来不是同情,而是更进一步的剥削。
她突然松了口气,道:“这样也挺好的,”说着抬起头来看向雷松海,有重复了两句,“挺好的,这样也挺好的,总比跟家里呆着舒服。”
雷松海这才略露出点儿笑模样,他给自己大姐夹了个饺子,小声道:“姐,吃饺子。”
这种事,他在雷家是从来不敢做的,哪怕桌上有鱼有肉,他也只会捡着素的吃。吃肉总是能得到来自于亲爹的冷哼,吃素又被骂上不得台面,左右不是人。可是来到这边,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柴氏也好叶老爷子也罢,还总是问他们想吃什么,甚至会征求几个孩子的意见,然后琢磨着做什么吃的。
原本今天是说要煮饺子,就因为虎头之前瞅见别人家吃大蒸饺回来说了一嘴,柴氏立马改成了蒸饺。豆角馅和白菜馅的两种馅料,吃的几个孩子满嘴都是油。
雷巧娥用力的眨眼,努力把眼中泪光眨了进去,这才道:“叔婶,我就跟你们实话说了吧,今天为啥突然跑这边来,一个是想要知道我弟到底咋就入赘了,一个是……一个是我爹跟我要人参,我拿不出来,就被骂的不得不先走了。”
“要啥?”柴氏的声音都拔高了,“人参??哎哟,我活这么大,顶多就看过两眼人参啥模样,就已经知足了。你爹要人参干啥?他生病了?”
雷巧娥嘴巴张合半天才组织好语言,道:“出了正月三郎成亲,我给了二两银子的添礼。之前我爹原本还想等老三回去让他也掏一份银子,但是老三门口磕了头就走了,他生了几天的气。那人参是听说我男人往南边运草药,说想要参给三郎去京城读书送老师用,我没同意。但是我瞅着我爹应该不会死心,明天我们就回辽东,兴许,兴许……”
雷松海筷子都拿不住了,声音发抖:“别说人参了,就算是二两银子,我也拿不出来啊。我用什么换银子?”
雷巧娥道:“我就是来跟你说一声的,总之这段时日你别回去了,回去也闹心。你都入赘了,算是叶家人,三郎成亲……你就让别人捎带个礼回去就好,自己千万别回去。”
她说完,又觉得可笑。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已经把那个生养她的家当成了龙潭虎穴,甚至还叮嘱自己的弟弟千万别回去,千万别……
叶老爷子闷声道:“这你放心,进了我叶家门可就由不得他了,我让他干啥他就得干啥,就算他亲爹上门来让他回去,我不张嘴他也走不了。你放心吧。”
雷巧娥又用力擦了把脸,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已经泪流满面了。“那就谢谢叔了,我这个弟弟老实,实在是太老实,又太实在,不会说话。我嫁人的时候他还太小,都没来得及听他多叫我几声大姐。这都长大了快当爷奶的人了,反而,反而……”
柴氏接过叶氏递上来的布巾塞到雷巧娥手里,道:“嗨,大过年的别说那么丧气的事儿,你好好吃饭,今天破五呢,还没出年,不兴哭来哭去的。好好吃饭,吃完了明天大早起来你们不是还得回辽东吗?离大老远也用不着操这边儿的心,好好过你的日子就成了。”
“哎,”雷巧娥擦干净眼泪,勉强挤出个笑容。
李女婿也不说话,他这边的岳父什么样子他心里也门清,当初就是自己看上了巧娥非要娶,害的爹娘跟着受了一肚子气。但是巧娥不是那种自私的人,这几十年家里小日子过得也相当不错,当初那股子气早就都散了。
大不了,就不跟那边走亲戚了呗,他们难不成还能追到辽东去要银子啊?
“屁大点儿事你筷子都拿不住了,干啥?当家里护不住你?”柴氏又骂雷松海,“胆子小,但凡有你爹一点儿模样,也不至于被吓成这幅样子。都吃饭,赶紧吃。酒呢?把酒满上满上,嗨呀,大过年的,都别给老娘丧气啊!”
毕竟是来了客人,今天仍旧是分俩屋睡,一屋爷们一屋娘们。
雷巧娥做炕上描述着那些塞外风光,羊群,马匹,山上的野果和草药。李女婿则跟爷们儿们说着南北货运之类,说如果他们有什么好玩意想卖去辽东就给他取信,辽东那边虽然苦寒,但是能舍得花银子的人也多。
村里人早早的就睡了,但是这个时辰宫里却灯火通明。
因为今天除了是破五,还是太后老娘娘的生辰。宫里皇子黄孙儿们挨个去磕头,大戏连台的要唱上三天三夜。
皇亲国戚们都想着法儿的给太后老娘娘送寿礼,尤其是太后老娘娘礼佛,什么手绘刺绣观音,白玉弥勒,红玛瑙手串等等不一而足摆满了桌子,礼单能有几米长。
大曌国国姓为谢,当今圣上不到三十,甚是年轻,长得也十分俊美。但是手段雷厉风行,松紧有度,让朝臣们既怕他,又从心里确实敬佩这位年轻皇上。皇上跟太后不是亲生但有如亲生,太后自己还有两个亲生儿子,一个在当初皇位争夺为了保护当今圣上不幸去世,另一个年岁不足及冠,等皇位平定后就在北方某地界当了个郡王,每日里日子过得也算舒服。
小郡王跟贵妃过不去,其实不止小郡王,皇上太后其实跟贵妃也不是一条心。这名贵妃原本并不是皇上府上的老人,他上了皇位之后却不得不娶的功臣之女,用来安定御海将军的心。
御海将军为大曌国守护海关隘口,抵挡流寇海匪,是个极其要紧的地方。
贵妃嫁到皇家也十来年了,如今不过刚二十五岁年纪,正是风华正茂。她之前生过个儿子,养到两三岁没了,后来又生了个闺女,行七,如今才不过五岁。
贵妃出手阔绰,手底下“孝子贤孙”一大堆,开了不少银楼布庄当铺,着实给自己捞了不少银子。对此,皇上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虽然说皇家不与民争利,可是这种真管不住。多少店铺也只是挂在一些掌柜商人名下,背地里照样是神仙打架各使手段——谁还能嫌弃银子少呢?
小郡王名下的店铺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他年纪小,心又软,店铺虽然赚银子,但是赚的半死不活。他也不图赚银子,图的其实是帮着自家皇兄打探各种消息罢了。
只要皇兄那个位置能坐稳,他这个小郡王就能稳,太后就能稳,江山就能稳。贵妃一派再怎么折腾,名下没有儿子,也折腾不出个花儿来。
主要是她嫁过来的时候皇上名下已经有了三个儿子,她想要掌权,却又不嫡不长,除非有了儿子,还能干掉皇后自己上位。
皇上一派与贵妃一派,其实每年都斗的相当精彩。
太后寿辰,小郡王却两手空空的进了殿,惹得左右都忍不住看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