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是谁要害我(2/3)
这么分析下来,甘肃五大商帮背后站的是谁,以及他们有多大能量,就不言自明了。
看陆挽的意思,他想利用这些人来对抗敌人。但他刚刚来到甘肃,凭什么可以指使动这些人呢?张怀瑾已经见识过陆挽的智慧了,他相信陆挽这等才智之人,绝对不会无的放矢。
虽然继续问下去,会显得自己有点笨。张怀瑾还是不得不问道:“师弟准备请哪些商帮帮忙呢?”
陆挽笑道:“请是不可能请动的。商人的本质是交换。只要有筹码就可以从他们那里换到想要的东西。陕西商人经营的货物主要是盐和粮。
盐主要来自于开中的盐引,甘肃镇每年开中盐引约28万引,其中两浙盐运司给引15万,两淮盐运司给引9万。也就是说甘肃的盐绝大多数来自两浙和两淮。陕西商人想从两浙、两淮兑盐并不容易,他们要么把盐引贱卖给当地商人,要么需要额外送礼才能兑出盐来。
很巧的是,我和主管两淮盐政的漕运总督陈健、主管两浙盐政的巡盐御史熊良遇,都能说上点话。不多说,每年帮他们节省几万两白银,我还是能做到的。”
陆挽已经说的很谦虚了,两淮、两浙共24万大引盐,操作的好可以让甘肃商人多赚十万两白银。
陆挽又简略和张怀瑾说了一下自己和两淮总督、两浙巡盐御史过往的某些交集。
至此,张怀瑾才知道陆挽在未出浙境以前,就已经在为今天做打算了。这是何等的深谋远虑?这等才智,难怪夫子评价为青出于蓝!
张怀瑾也听出来了,自己这个师弟恐怕还是有所保留。如果每年真的能为甘肃商帮带来这么大的利益,张怀瑾相信,就算甘肃巡抚也会在陆挽这里折戟沉沙。
张怀瑾突然觉得自己变得很渺小,他拼死拼活十几年,到现在只不过混了个游击将军。师弟困坐于山林,却视甘肃文武于无物。空手缚龙,这才是夫子真正传人拥有的力量啊!
张怀瑾心悦诚服道:“师弟需要我做什么?”
陆挽道:“我写一封信,烦请师兄带给庄浪商帮的主事之人即可。”
张怀瑾道:“那你呢?此地并非绝对安全之地,你还是随我回驻地比较好。”
陆挽道:“师兄这次过来带了多余的盔甲么?”
张怀瑾摇了摇头。他的驻地离此快马不过两个多时辰,平白多带两套盔甲做甚?
陆挽道:“我还不能确定对手是谁,现在不适合露面。师兄明日遣人带套多余的盔甲来接我。”
什么叫细节?这就叫细节。不给敌人任何机会,等到策略发动之时,就是敌人溃败之日。张怀瑾觉得这个表面看俩去人畜无害的小师弟绝非善良好欺之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