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宗室子弟(2/3)
过了岳集镇,就是河南行省的地界了。南直隶,后会有期!
八月二十四日晚,陆挽一行人抵达永城县大丘驿站。
吃过晚饭,张神医让陆挽陪他出去走走。陆挽叫上李虎彭苗,四人出了驿站就在附近河边缓缓漫步。
张神医问陆挽道:“那两个孩子,咱们带在身边,日后还是由你来教育吧。你看怎么个启蒙法?”
陆挽道:“夫子说过,育人必须因材施教,得先找到其天赋所在。所教与其天赋不符,必定事倍功半,孩子日后的成就也有限。这两个孩子赤诚纯良,因历经磨难而早慧。如果用心教导的话,未来应该能成才。只是路上这段时间要辛苦张爷爷了。”
张神医道:“有啥辛苦的,天天坐车还嫌闷呢,有两个孩子陪我打发时间刚好。那怎么找其天赋呢?”
陆挽道:“只能一样一样试了。要看他们对我们所传授的东西敢不敢兴趣,接受的快不快,能不能产生对其产生深入了解。白天张爷爷带他们坐车的路上,可以先教他们读书识字。晚上我准备先教他们点律法和算术试试,要是他们不感兴趣,那就只能再还别的试了。”
张神医道:“除了律法和算术,你还会什么?”
陆挽道:“经济、工程、机构、朝政……都各懂一些吧。”
张神医道:“倒全是实用性之术啊。”
陆挽道:“我天资愚钝,只善于这些东西,所以夫子也就只传授我这些东西。”
张神医道:“你要是愚钝,这天下恐怕就找不到聪明人了。那女娃呢?要不要教她些女德、女诫?”
陆挽道:“不用吧?我觉得男女其实并没什么区别,大明律已经对万民行止有了约束,我们何必再给她强加一些无谓的约束。”
张神医道:“知道了。还有一事,到了陕西之后,我们怎么安置他们?”一旦到了发配地,陆挽就不能像路上这么自由了,所以张神医有此一问。
陆挽道:“夫子跟我说了,我有个师兄在西北。万一到时候我们照顾不了,安置在师兄家应该问题不大。”
张神医道:“你师徒行事果然周祥。既然你已经有了打算,我就没啥好担心的了。”
跟在后面的李虎插了句嘴:“我的天啦!养孩子有这么麻烦么?也没见谁家养亲生孩子有你们这么费心啊。”
彭苗道:“公子是什么人?岂能和那些市井小民相比?不然你以为公子这身本事是怎么来的?”
这两家伙现在马匹越拍越流畅了,张神医和陆挽不禁莞尔。
四人调头往回走,回到驿站门口时,刚好遇到一个荆钗葛裙的少妇。少妇奔跑匆忙,差点撞到张神医。
少妇刚进驿站大门,院子里蹲在井边洗碗的一名妇女就抱怨道:“我的大妹子,你说回家送饭给孩子,怎么去了那么久?害得我还要替你洗碗。”
少妇则略喘气,求救道:“王家嫂子,你要救救我。我家那口子又要打我。”
洗碗妇女忙站起来道:“哎呀!你这个傻姑娘,来驿站又有何用?还不快去老叔公家。”
少妇哭道:“叔公家大门紧锁,叔公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