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两淮地面的三座大神(2/4)
一是漕运总督。漕督全称是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掌握着江北四府三州军政大权以及扬州到北京沿运河诸府、州、县的粮草督运。现任漕督陈健,字楚石,湖广人祁阳,曾受张江陵相公提拔,却和张相关系并不亲厚。
二是河道总督。总河大臣主要职责是治理黄河。黄河自河南至山东上源至淮安至出海地域,常年为水患所扰,须有工部重臣督导治理。黄河如今夺淮入海,运河自张家湾直抵瓜仪,也是河道总督职责范围。承庆三十一年起,工部尚书姚继可题准,总河应照边镇事体,令江北、河南、山东等处巡抚官悉听节制,载入敕书。总河大臣的权力再一次被放大。
现任河道总督刘仕忠,湖广夷陵人。不过黄淮年年水患,总河大臣就是份苦逼的差事,修理河道都忙不过来,恐怕没闲工夫干涉远离黄淮的滁州。
三是凤阳守备太监。原为救治地方灾伤所设,成化九年以后成为常设官职,品衔多为正四品。职掌为侍奉凤阳皇陵、兼管凤阳皇城、管理皇族犯罪囚禁之人,及操练中都留守司及其八卫一所兵马。
正德后,凤阳守备渐渐争夺江北四府三州的民事管理权,后因文官反对,没有得逞。但凭借其内监与皇帝亲近的身份,对江北官员的监视权和奏疏权是肯定有的。
内监之事,多不见于邸报;所以这届凤阳留守太监是谁陆挽也不知道,陆挽只知道这届凤阳留守太监是由御马监外派。
如果说还有第四人能够决定李、宋两家的生意,那应该是南京太仆卿。现任南京太仆卿名叫刘日昇,江西庐陵人,乃是王阳明公再传弟子。李振之前辈在南京太仆少卿任上丁忧,他曾提到过此人。
这位刘太仆卿一心只想光大阳明心学,对马政并不感兴趣,所以南京太仆寺的政务多由两位少卿承担。推算下来,一个平时政务都懒得管的人,恐怕不太可能去干涉李、宋两家的商务。
以陆挽推测,宋、李两家靠山应该在这四位其中。且不论宋、李两家本身仇恨,他们的靠山如果互相敌视,恐怕他们就算自己想携手合作也是办不到的。李员外那句实不能尔,就是应证了这种情况。
陆挽再次试探道:“江淮之间,能干涉贵府和宋家生意的无非河、漕、凤、南少御四位,不知宋家依靠的是哪位?”
别看很简单的一句问话,但如果身处的层次不够,绝对无法有此见解。而且看陆挽语气,对河漕等封疆大臣并没太多尊敬,李员外暗自骇然这个犯人到底是什么身份。犹豫片刻后,李员外还是坦白道:“宋家的靠山是凤阳那位。”
这也是陆挽聪明之处,他问的是宋家,李员外没有必要替宋家隐瞒,说谎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虽然有四个人选,但是河督和南太仆陆挽自己就排除了,那么李家的靠山应该是漕运总督。
上任漕运总督李道甫去年被弹劾卸任,河督刘仕忠还暂摄半年漕督事务。李道甫虽然倒台了,可是李道甫的靠山吴党还没倒台,他埋在漕运部院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容易被清理。今年正月新任漕督陈健才刚刚上任,到现在可能还没理清漕运部院内盘根错节的关系,明显不可能是李家的靠山。
这么说来李家原本的靠山应该是李道甫。李道甫倒台了,现在李家应该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要是找不到新靠山的话,恐怕生意迟早要被宋家吞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