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科举文章(3/3)
两位公子说完赶忙把头缩回车内,吴十二冲陆挽竖了竖大拇指,公子好智慧,两句话就让两个书呆子闭嘴了。
陆挽是无奈之举,这两个书呆子读了十几年的书,一肚子儒家经典。要是辩论起来,估计说到南京也说不完。陆挽小时候去镇上遇到过类似的秀才,有过惨痛的教训。这类人常年空谈,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辩论技巧,你想说服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可怕的是,他们可以违背良心,无视你摆出的事实,用各种狡辩和你死缠烂打。儒教是天下士人赖以为生的根本,他们觉得维护儒教天生正义,你反驳的越有力,他们认为你的威胁越大,最后甚至不惜从肉体上消灭你。陆挽犹记得当年集市上,那个秀才打在自己脸上的耳光。若不是有夫子护着,那秀才当时或许真的想打死自己,陆挽还记得那个秀才眼中的凶光。
又走了一段路,众人看见一个老人抱着一个孩子在路边哭。有马车路过时,老人就会上前求救。
众人走到近处,发现孩子大概六七岁左右,长得瘦骨嶙峋,一条小腿乌紫,肿得犹如发泡的面团。
陆挽等人赶忙把张神医请下车。张神医看后便知,孩子是被江南常见的五步蛇咬伤。还好边上的老人有常识,已经用衣服扎住了孩子大腿血脉,又给孩子伤口放了血,不然这孩子早就死了。
张神医赶忙用自带的茶水给孩子冲洗了伤口,然后又从车内拿了一个瓷瓶,倒了点粉末涂抹在孩子腿上伤口处。然后又拿出一颗药物,捏开孩子嘴巴,用手指塞入孩子喉咙中,再给孩子灌了几口茶水。
孩子的爷爷一边磕头感谢,一边问张神医孩子能不能救活。
陆挽等人出于关心也询问孩子到底怎么样?
张神医给陆挽使了个眼色,然后说道:“哎呀,老夫车上缺药。这孩子得赶紧运去常州医治。”
其他人还没说话,吕、丁二位公子紧张起来,乡试八月九日开考,今天已经八月三日了。跟着众人回常州又要耽误一天,再从常州去南京恐怕已经赶不及了。乡试误了一届就要再等三年。吕公子请求陆挽道:“要不你们借我们点钱,我们自己去南京。”
陆挽见张神医一再给自己使眼色,便配合道:“你看我们像有钱人么?我们沿路都靠驿站供给,昨天给你们的二两银子已是我们仅有的钱财了。”
吕、丁二位公子眼见陆挽他们午饭吃的都是驿站提供的干粮,感觉他们确实不像有钱人。最后咬咬牙道:“好吧我们和你们回常州。赶紧把孩子抬上车吧。”
张神医道:“二位公子真的决定跟我们回去?乡试一耽误可就是三年啊。”
吕公子道:“人命关天,我等读圣贤书,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
丁公子亦道:“晚一届考而已,这孩子的命更重要。”
别说,两位公子呆是呆了点,心肠还不坏。张神医本来只是童心忽起,准备戏弄一下两个令人厌烦的公子哥,现在看来这两个人也不那么讨厌,所以说到:“老夫跟你们开玩笑的。”
吕公子幽怨的白了张神医一眼,说道:“老人家,你好调皮。”
张神医的药效还是很灵的,不一会孩子就幽幽醒转。孩子的爷爷向众人千恩万谢。张神医到车上写了张方子,叮嘱道:“到附近的市镇上,照这个方子抓十五副药,吃半个月余毒就清了。”
陆挽问张神医道:“一幅药大概需要多少钱?”
张神医道:“都是寻常药,一幅五十文够了。”
陆挽又问老人道:“老人家,七百五十文家里可负担的起?”
老人道:“感谢各位恩公,这些钱我们家里还拿的出。恩公费心了。”
陆挽看了看老人和孩子,两人衣着寒酸,孩子明显营养不良,所以让林时雨又拿了一两银子给老人,孩子病后还需要补身体。
拉扯一番老人终于收下银子,又是磕头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