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梁幕僚的阳谋(3/3)
但是,陆挽表现出来的个性真是令人够呛。年轻人心怀天下慷慨激昂,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谁还没年轻过?
问题在于,发点清议说几句大话不要紧,别人可能还会佩服你见识不凡;但是,你不能真的付之于行动,因为那会要命的!到时候社会会告诉你什么叫险恶,什么叫毒打!
后面的案件,并不是梁桐虚构出来的案件,而是杭州府正在审理的真实案件。那受献之人,乃是现任吏部考功司员外郎的亲侄子。如果按照陆挽的方式去处理,陈知府觉得还不如把自己和陆挽捆起来,再绑块大石头,一起沉进西湖算了。
留?有危险。放?舍不得。陈知府也是两难。
好在陈知府也是心思敏捷之人,他没等宋、梁二位幕宾给意见,他自己先想明白了。
陈知府招陆挽是用来替代宋先生的,陆挽只需要处理好钱粮事务就好了。不适合陆挽处理的事务,交给梁幕宾嘛!年轻人,有的是时间慢慢调教!
陈知府站起来,走到陆挽跟前,亲切的挽起他的手,说道:“前日,方山兄说贤侄智勇双全,我还不怎么相信。今天一见,我觉得方山兄看走眼了,贤侄乃是不世出的大才。不知贤侄可愿屈就我这座小庙?我待贤侄,必如子房!”
陆挽没想到陈知府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身段突然放这么低,他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绝,开始在心中斟酌词汇。
陆挽表现出犹豫,陈知府便笑着转头望向顾老爷。陈知府暗笑道:你个毛头小伙子,真当本府治不了你?本府可没刘皇叔三顾茅庐的耐心。
陆挽暗道不好!这陈知府心机深沉,看来是要拿顾家要挟自己。灭门的府尹,不是说着玩的。纵使顾家有后台,得罪了顶头的父母官,还也是后患无穷。再说顾伯父好心替自己引荐,因自己回绝而得罪府尊,陆挽也心有不忍。
先应承下来把!陆挽是果决之人,决定之后,再次向陈知府长揖行礼道:“东翁隆遇,小子敢不从命!”
陆挽答应之后,屋子里气氛立刻变得和乐融融。
陈知府喜获助力,自不用提。
宋先生终于可以告老还乡,回家带孙子了。
顾老爷有举荐之功,陆挽欠他人情,以后家里有什么事找陆挽帮忙,他不信陆挽不帮。
哪怕是梁幕宾,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他不需要和陆挽敌对,也不需要赶走陆挽,他想要的是宋先生走后,自己能够力压陆挽一头,成为杭州府衙门的第一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