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干吏张国维(1/2)
钱府!
由于钱家在江南渗透甚广,倭云村被屠杀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钱谦受的耳中。
他得知消息后,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儿子钱仲宦:“你说什么?卧云村被杨山梓屠杀的鸡犬不留?”
钱仲宦苦涩点头:“孩儿刚刚收到飞鸽传书,此事千真万确,所有的火器,都被查抄。而且,那些倭寇的账本,也尽数落入杨山梓之手。”
钱谦受再也无法淡定了,瘫坐在椅子上,喃喃道:“好狡猾的贼子,居然连夜去袭击了卧云村,怪不得昨夜的刺客无功而返。”
钱仲宦满脸忧色:“父亲,如今那杨山梓,已经掌握了钱家和倭寇走私的证据,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当初要是答应给他1000万两,也许还能保住钱家。如今那杨山梓已经掌握了证据,钱家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钱谦受羞怒交加,一拍桌子,猛然站了起来,喝道:“你这是埋怨为父,断送了钱家吗?”
钱仲宦吓得跪倒在地:
“孩儿不敢,那杨山梓已经回来到苏州,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到来,还请父亲早作打算。”
钱谦受又瘫坐在凳子上:
“那杨山梓没有证据时,都那么嚣张狂妄,如今有了证据,必定会更加肆无忌惮。难道老夫是真的错了?”
钱仲宦忧心忡忡道:“如今,全城都张贴着告示,说杨山梓明天于菜市口,公审苏州府的一干官员。
孩儿觉得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总感觉那个杨山梓另有目的。可孩儿愚钝,无法洞悉他的真正目的。”
钱谦受目光一凝:“那贼子还能有什么目的,无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是想借那些官员,将钱家拉下马而已。”
钱仲宦看着有些萎靡的父亲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钱谦受叹息一声:“现在钱府已经被包围住了,只许进,不许出。还能怎么办?”
钱仲宦见父亲都束手无策了,心顿时沉到了谷底。
……
公审苏州一干官员的布告张贴出来后,整个苏州都沸腾了起来。
百姓们是欣喜和激动,纷纷奔走相告,说苏州终于来了一个包青天。
而官员们却是坐立难安,纷纷聚集在一起,商议着对策。
于是,应天府的江南十府巡抚张国维,以及在南直隶巡视的吏部侍郎钱谦益,就被一干官员请了过来。
他们希望二人能主持大局,阻止杨山梓的胡作非为。
杨山梓回到苏州分部时,大堂内已经人满为患,几十号大小官员或站或坐。
在上端主位上坐着两个人,都是二品官服。
左边一个浑身透着儒雅气息,一看就是个书袋子。
杨山梓见他板着脸,长相和钱谦受有些相似,就猜出了他的身份。
就是那个人品很差的钱谦益,年轻时是个浪子,中年是个政客,晚年是投清的汉奸,居乡时是土豪劣绅,在朝是贪官污吏。
一生翻翻覆覆没有立场,没有民族气节,除了想做官以外,从没有想到别的。
右边一个皮肤黝黑,看起来倒像是个庄稼汉,面相宽厚和善,
要不是穿着官服,绝对看不出来是个二品大员。
这让杨山梓想起一个人,江南十府巡抚张国维,建虏入关后,宁死不降殉国。
这两个人坐在一起,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钱谦益是空喊口号,标榜圣贤,却不干实事。嘴里时刻喊着中兴大明,可却没有任何中兴大明的谋略,也没有做过中兴大明之事。
而张国维却是实在干事,一心为国,以行动默默的挽救大明。经常一人一马,下乡视察民情,从不搞迎来送往那一套。
他深处如今这种肮脏的官场大染缸,依旧不违本心,踏踏实实的为民办实事,谋福祉。
在位几年,亲自督办,兴修水利。即便江南也是灾祸连连,缺保证了粮食的丰收,成为了全国的粮库。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他坐镇江南这个粮仓,崇祯的朝廷恐怕早就支撑不下去了。
杨山梓对张国维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敬佩。
对待那些贪官污吏,他可以不闻不问。
但对于张国维这样,心怀家国的干吏能吏,他却无法漠视。直接上前,一躬到底:“下官京都所千户,见过巡抚大人。”
傅虎等人,见主子行如此大礼,都赶到很意外。
他们跟随杨山梓的时间也不短了,从未见过他如此对待一个官员。不禁对张国维也好奇起来,纷纷看了过去。
不但是傅虎等人蒙了,就是那些官员也蒙了,昨天还嚣张无比的杨山梓,为何突然这么规矩了?
他们都以为是张国维压制住了杨山梓,心里不禁一阵狂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