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论英雄何为英雄(3/4)
艾离倒没多想,点头道:“就从你这五虎群羊阵说起吧。阵法按数字可分为,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虎群羊阵,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字连环阵,十面匿伏阵。”
马玉山本以为她只是猜对了五虎群羊阵,不想她居然真正懂阵,不由来了兴致,问道:“还可以如何分?”
艾离道:“按其形状又可分为: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其实阵法并不是最主要的,真正打仗时还要有兵种配合。”
马玉山道:“你倒说说兵种配合。”他如此问,其实暗含考察之意。
艾离本是将军之女,小时候跟随父亲学过兵法,平时闯荡江湖无人过问兵法之事,如今被问起,来了兴致,不由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兵种分为,步兵,骑兵,车兵等,按武器的不同又可分为,刀兵,弓兵,弩兵,长矛兵等等。春秋时,以战车为主,辅以一定数量的步卒。战国时,骑兵兴起,战车没落,兵种基本就是骑兵和步兵。汉朝时,弓的制造工艺大大发展,弓箭的威力和射程都有提高,此时是弓手的年代。两晋南北朝时,由于少数民族入侵,骑兵大兴其道,南朝缺马,所以一直处于下风。到了本朝,除了强大的骑兵以外,由于冶铁技术的发展,建立了令人生畏的重装步兵军队。”
马玉山此时已收起小觑之心,却仍不甘心的问道:“看来你读过一些兵书,对排兵布阵略懂一二,那我再来问你,若双方兵力相当,何者为胜?”
艾离道:“若是小战,要看主将的强弱,兵法的高低,军士们的士气。兵法阵型如同武功套路,军士们便如主将的身体,不动则已,动如雷霆。若是大战,兵法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举个例子来说,赤壁之战,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却仍兵败赤壁,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的后果。”
马玉山问道:“此话怎解?”
艾离道:“孔明雾中借箭,借东南风火攻是谓占了天时,曹操北军不识水性是谓失了地利,曹操误杀蔡瑁、张允是失了人和,而周瑜有黄盖定苦肉计是占了人和。”
马玉山点头道:“有理!”他又问:“依你之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中哪个最为重要?”
艾离道:“人和最为重要。人和代表着义理民心。仍以赤壁之战来说,东吴是保家,魏军是侵占,在义理民心上,又是吴军占绝对上风。纵观史上各大战役,基本上都是得义理者获胜。”
马玉山道:“你来说说看。”
艾离道:“比如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纣虐武仁,商兵虽众却无心应战,是以惨败。巨鹿之战,项羽军以几万楚军,破釜沉舟,大败数十万秦军,也是由于秦之不仁。再如昆阳之战中的绿林军与城内居民拼死守城,最终等到援军,反败为胜,也是占了义理人和。”
马玉山听她说起这些熟识的大战,不由向往道:“身为武将若能亲身经历这些战役该有多好。太子殿下曾经说过,‘恨不能生逢乱世,也好做个英雄!’”
艾离抿嘴笑道:“看来太子很有理想。不过我倒觉得,和平时代虽难以成就英雄,但是对百姓来说却是最好的。”
马玉山微微一笑不做反驳,再看艾离时已换了脸色。想不到她不仅武功高强,对兵书阵法很有心得,对史上战役也有深刻的研究,他开始对艾离佩服起来。他不由想道:看来太子笼络江湖中人,确有深意啊。
他诚心邀请艾离参观明日与汉王府的比阵,艾离欣然答允。
第二日晌午,巳时刚过,汉王府军侍进入校场,与太子府军侍分列校场两边。
随后太子与汉王也来至看台。太子身后还跟有十几人,其中称心、苍石和马玉山都是艾离所识。称心看到艾离,跑过来拉住她的手,把带到看台上坐下。马玉山对她微笑点头,苍石则冷漠的看了她一眼,就好像从来不认识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