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三连(2/4)
也不能说真就没有电火花,只是电火花很少,还是普通焊接时产生。
“杜总,这就是我们‘大理所’生产的新一代焊工刀,融焊、切、磨于一体,使用效果师傅们反馈那是相当的好,就是故障率有点高,尤其是高功率工作时,线路负荷是个大问题,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大理所的专家,在反重力观光车上,为杜恪做介绍。
拿着一把焊工刀,杜恪迅速将它完全解析、复刻。
分为三个部分,前半部分是集成相控阵光刀。
这个光刀虽然小,但可以有三种模式随意切换,电焊模式就是通过电磁效应,将焊接物电离然后融合在一起;切割模式很简单,就是利用光刀的强大磁约束进行分割,哪怕是碳纳米管也照样切开;研磨模式则是低功率的磁约束,对表面物质进行细磨、抛光。
焊工刀中间部分是把手,和程序模块。
后半部分则是电源模块,安装的是中能版壁垒结构的雷霆电池,别看电池不大,满负荷工作,续航一整天都没问题——相控阵光刀最大的缺陷,就是耗能太高,唯有电子流电池可以扛得住。
“确实,线路负荷很重。”杜恪将焊工刀调整到最高功率,十分清晰的洞察着细微运转情况,“这一点除了要进行线路优化之外,还是要等新材料的突破,如果可以找到合适的超导材料,就能尽善尽美了。”
“杜院士,你们电子流实验室,一直在做室温超导,有眉目了没有?”随行的一名院士问道。
“目前还在摸索之中,我很少过问课题组,具体不太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