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8(2/4)
“这次我来。《七章类稿形局类》第二十七页第六行……”
我不等他说完,微笑接口:“水九曲而下东流归海,见取舍见仁厚见纳藏见吞吐宇宙之气势……”
他们一怔,有人大声喝采起来:“这类冷文竟也记得……”
“我来!……”
“你等一等,我来,看我如何难倒他!《夜窗录》三十五章第三则……”
有人挠头:“这什么书?我怎么没听过?”
有人讪笑:“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我笑道:“这是去年冬桐山郎文治写成并刊印的书。第三则是:斯夜万象冥渺,月华如倾。灭烛独坐,渐觉灵台空明形神两释,超物外游之无极……”
室内很安静,他们看看我,又看看问我之人。
此人大睁双眼朝着我,半天不说话。
欧阳文博笑叹:“看来是一字不差,不然这徐利嘴早就要跳起来讥讽人了。”
众人轻笑,重新打量起我来。
我微笑:“还来吗?”
他们听后,立即聚在一起低声商议了好半天,最后欧阳文博说:“以此本书定胜负。《知录后闻》最末章最末行第七字是什么?”
“这个,倒令我有些为难……”我沉吟难决状。
他们微笑起来。
有人很大度:“没关系,你可以想一盏茶的工夫。”
“不不,想一柱香也不要紧。我们等得。”
“李兄,不如你先去止善楼预订雅座……”
“我先来查查他的荷包,免得他最后付不起帐。看他年龄这么小,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欺负他……”
“到时候他当了衣物哭着回御史台,我们可能会有理说不清……”
我笑起来。
这帮家伙。
明着说让我想,却又在我耳边聒噪不休。
不想我这一笑,他们倒紧张起来:“怎么?难不成你竟知道?”
“不可能吧,他再博闻强记也不会晓得……”
我笑问他们:“《知录后闻》有两种版本。一程氏刻本,一伍氏活字本。两家版本略有不同,程氏末章末行第七字是‘此之谓国之典律也’的‘律’字;伍氏本是‘典法’之‘法’字。不知你们想问哪家本子?不过依我看,原稿当为‘律’字。”
他们全体遭了雷击般,发呆。
许久,有人结结巴巴:“你……你是谁?!”
这一声,使他们活转过来。
“兄弟你如此厉害,怎么我等同朝为官竟对你毫不知晓?”
“怪不得你有胆量自荐……”
“这等才学怎么竟会无籍籍声名?”
欧阳文博眉微皱,忽站起来朝我深深一躬:“阁下何人?实不相瞒,此书为我兄长欧阳文宗所著,上月才付梓刊印,据闻倦勤斋两种本子各进了一本。之所以我们拿来问你,原是要与阁下开个玩笑,想不到……”
我微笑着站起来朝他还了一礼:“如果不出意外,我想欧阳兄、诸兄很快就会知道弟是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