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9(2/3)
正想着,董以仁的长随吴姓小子十分吃惊:“林大人,您不认识他?”
林岳好像没听到,垂下眼睑,端起李板儿新斟的茶,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
董以仁看看林岳,又看看红着脸站在林岳身后憨憨笑着的李板儿,似乎有意为他的长随找台阶下,边坐下边笑问:“吴兴,你认识……他?”
吴兴说:“怎么不认识?他是林大人的家仆李板儿,常与我们一处喝茶看戏的。大人你别看他憨,其实这人特精,从来不付帐的,赖帐最凶的也是他。”
我一口茶差点没喝鼻子里去,阿玉笑着轻拍我的背:“惊着了?以后离他远些。”
这话……说得真没道理。
我躲他还来不及,离他还不够远?
只是,林岳会帮我求情?实在想不出。
林岳有意无意扫一眼阿玉落在我背上的手,我一愣。
莫不是他看出什么来了?
看过去时,林岳的目光已收在了茶杯中。
李板儿小心觑一眼林岳,笑得也分外小心:“林大人恐怕不认得小人。小人是御史台……御史台……胡一鸣胡大人的跟班。平日小人在衙门里,常替大人们倒水递茶跑腿什么的。有一次您来了,小人有幸给你倒过茶。小人仰慕林大人您的风仪,所以……小人心里就自作主张,把您视同……视同自己的老爷了。”
说着嘿嘿嘿笑出一口晃人眼的白牙。
兰轩大堂里是一阵高过一阵的哄笑。
红脸汉子大笑:“今天这茶喝得痛快。”
我好不容易平息了,才想起件事,低声问阿玉:“胡一鸣是谁?”
阿玉看看我:“你……不认识他?”
名字似乎听过,但人肯定不认识。
我还在想,那边只听林岳板板正正的声音:“李板儿?很好。”
董以仁看一眼吴兴,吴兴似乎变矮了几分。
董以仁笑得亲近:“恭喜林大人半路多出个机灵的跟班。”
林岳微笑:“机灵?哪里比得上董大人府上的,喝个茶都不忘替董大人您沽……博取名声。”
他想说的其实是沽取吧?
你看董以仁笑得那份尴尬。
董以仁身边的三位年轻人,居然都坐了下来,看神情,兴致勃勃。
那红脸汉子笑对林岳:“这位……林大人?大人们的事小民们不懂。这个,小民们这会儿想听老余讲我们简状元的故事,林大人您说,行不?”
林岳笑得亲切:“你们随意,我也听着。”
红脸汉子笑得两眼光:“好咧,大人您一看就是亲民的好官。”
林岳一笑,敛目喝茶。
董以仁本来已站起来,听了这话,又重新坐好了,笑得也很亲民。
众人兴奋地直催那老余。
我对阿玉说:“你看天时不早了,我们不如……?”
“我也想听听我们简状元的故事。”
“我们”二字被他说得……我只得以清茶破秾绮。
那边老余已经开讲:“那年秋上,大清早的,我的第一炉烧饼刚出炉,街坊们三三两两过来买。突然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个小人儿,拿起烧饼就咬。长得跟粉团儿似的,我们全看呆了……等反应过来,那小人儿已走远了。一连三天,他天天露水未干时来,一来就拿烧饼咬,边咬边笑嘻嘻看我。那笑容,真招打……”
大堂里没声音,斜阳照着满座笑微微的人。
李板儿瞄一眼林岳,问:“就这样?后来呢?”
“后来?八年前的春天,那天,辰时刚过,一个少年和明国师从东边过来。隔了七年,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他长高了,雪白的衫子,比云还要白。不知与明国师说什么,满心满眼的笑。大概是闻着了烧饼香,他突然停下了,跟着就走过来……”
众人“噢”一声,身体往前倾。
被他这么一提,我顿时想起了当年的事。
阿玉微笑:“这人,倒是说书的好手。满心满眼的笑?”
我不自在。
“想不到他居然同小时候一样。明国师半是吃惊半是好笑地看着,也不说话,等在一边;一直咬到第三个,他突然醒过来般,红了脸冲我一笑……他问我是不是一直在这儿,他说小时候似乎也曾这般咬过谁家的烧饼……”
大堂里众人都会意般地笑。
我也忍不住微笑,心底却有些迷茫。不知何故,当时就想着那样做,希望能激得主人家发火跳脚,总觉得那样才好玩。
记得后来问清了他的姓,写了“余香不绝”四字,着钟管家送给他。
“余香不绝”,他央人做成了招牌,生意似乎十分好。
孟大问:“那三个烧饼呢?”
老余笑道:“他与明国师走后,大家都争着买。出价出到一只烧饼半两银子时,突然有人拿了三十两银子,指明了要那三只。那时,一两银子够我们过半年了,可是大家竟不肯让。那人只说是明国师吩咐的,不管多高的价,五个烧饼是一定要全买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