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1/2)
有爽快的,笑道:“简状元果然不同凡响,今朝大开眼界。”
更有一人上前,拍拍我的背:“简非,有意思。弟傅景纯有礼了。”
拍得我直抽冷气。
我忍了背上火辣辣的疼痛,只微笑道:“小弟简非见过傅兄。”
安南眼底歉意明显,看着我。
我朝她微微一笑,转头去找明于远。
却看到钟离无忌在不远处看我,眼底是十足的兴味。
诸子齐集于钟离无忌身边,他微笑道:“跟上吧。”
众人不明所以,跟着前往。
明于远低声问我:“背上要紧不?”
我一笑摇头。
他没说话,只是微皱了皱眉。
大约是骑在马上被磨的,现在走路,生疼;背部黏湿,辣辣地,如火炙。
众目睽睽之下,我微笑而行,走得从容闲适。
钟离无忌在一处建筑物前停下来。
近看,是座房子。
矮矮的花墙,厚厚的苔藓一直漫上台阶。
一桁竹帘静垂。里面陈设简单,一处墙壁居然还有些破损,但室内光线明亮,透过窗户,可以看见远处青山隐隐。
“此处是本王的一所避雨小屋,诸位替它题副楹联吧。联中不留姓名,此香燃完停笔。”说着将一支香掰去四分之三,剩下极短的一截,燃上。
院中只余诸子。
纸墨笔砚居然已经事先准备好,这会儿,在屋前空地上,雪白的纸也已铺上桌子。
众人有低头沉思的;有摇头感到为难的;有四处打量这所房子的……
我拈笔微一沉吟,题上一联。
香尽,联很快被张挂在院中,钟离无忌、柏山涛、明于远诸人一一细看点评。
诸子也在同看。
有些联实在不耐看;有些大约是考虑靖王的身份,看来到也不错,但若张挂在这样的房子中,颇为不协,如“祥光盈绣户;紫气绕金阶”之类;还有一些匆忙写就的,文理颇有些不通,如“香花映上雕栏影;鸟语飞传玉阙窗”之类。
一阵淡香袭来,身边多出几个人,我转头,正碰上她们含羞带怯的目光,我笑着微一颔首,她们脸一红,忙转了视线,抬头看联。
“简非兄,快来这边——”忽有人喊。
傅景纯。
我过去,柏山涛他们正围着一联,议论纷纷。
柏山涛说:“入帘惟草色,补壁有山光。山光补壁,草色入帘。萧疏放旷,用语简朴,隽永有味。且十分切景,不错不错。再看这字——”
那中书令接口:“这笔行楷,竟如清风流云般飘逸灵动;青天鹤翔般高远闲淡。配上这联,真是相得益彰。好字好联哪。”
傅景纯笑对我说:“大家的联,我都看过了,确实以这联、这书法最佳妙,却不知是何人手笔。”
我一笑。
诸子围上来,亦纷纷称赞,笑说不如。
最后公推此联胜出。
明于远微笑着看了看我。
这一眼被钟离无忌看到,他微笑道:“这联怕是简非简状元的了。西景诸生,已输两轮哪。”
声音圆转醇厚,听入耳中,却似乎有了些失望的味道。
众生一听,大多不自在,但看向我的目光,已少了怀疑,多了好奇。
有人高喊:“还有余下的比赛呢,走着瞧吧。”
有人等不及,催促道:“对对对,请靖王继续出题。”
钟离无忌将我写的那联收了:“这联归孤,算是今天的彩头了。”
这一轮下来,竟淘汰了二十人。
傅景纯的联评了第二。
钟离无忌走到我身边,耳语:“我昨天收到一份有趣的信息。平生不解是风情,嗯?”
什么意思?
怎么这会儿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笑看看我,很有些别有用心的意味。
果然,就听他说:“诸位正值青春年少,对情之为物,大约各有看法。第三轮,诗词歌赋不论,但须以情为主题。题目嘛,孤看到什么,就以什么为题。笔墨带上,走吧。”
众人笑着赞同,直说这次比赛,靖王的题出得新颖有趣。
明于远看看钟离无忌,眼微眯。
傅景纯笑着拍拍我的背:“太有意思了。简非,我很想看看你下面会写些什么。”
我一边忍痛对他的动作大力腹诽,一边笑道:“惭愧。小弟这次怕是要交白卷。”
那安南不知什么时候已走在我身边,听到我的话,笑出声来。
傅景纯朝我一眨眼。
我微笑道:“小弟说的是真话。怎么,傅兄不相信?”
傅景纯一怔,突然笑起来,越笑越大声。
阳光下,他眉目俊朗,笑声清亮爽直,我不禁对他心生好感。
说话间停在一条河流旁。
钟离无忌说:“就以草为题吧。仍以上次长度的香为准,燃完收卷。”
说话声渐渐半点不闻,只听见河边轻轻拍击岸边石头的声响。
初冬的风吹着,波光摇曳。
我看着河流对岸的一只渡船发呆。
暗恼钟离无忌题出得刁钻。
已有人陆续写好,交卷。
那支香,因在风中,所以燃得更快,转眼间,已快燃完。
没法,总不能真交白卷吧,只得仿子夜歌,写了一首。
交上去,正好到点。
我暗地里抹抹鼻尖的汗。
傅景纯走过来问我写的是什么,我满脸发涨,坚决不说。
他到也好,没有追问,只朝我温温一笑。
拉着我去看各自写的诗。
众人看傅景纯的目光皆带着一种尊敬与希望亲近之意。
我不由对他的身份产生了好奇。
一路看过,发现西景诸人的诗,大多粗糙,实在无法与唐诗相提并论,不知假以时日,能不能突飞猛进。
我指着一首——
芳草寒芜三径休,秋风落日满西洲。君归惟剩清江水,一曲离歌唱白头——笑对傅景纯:“这首不知是谁的,疏朗开阔,情思绵邈,只是离”草”字稍远了点。这笔行书,温雅秀挺,观之如春竹,清气流动。”
傅景纯微笑:“我的。”
我正要再夸,忽听到“请简公子看看这首诗。”
说话的是安南。
她抽出来,放在我面前。
——芳草逢春生野塘,绿杨荫里感流光。云山别去星霜换,回首东风独自伤。
楷书,笔意张扬,一钩一划气势凌厉,锋芒毕现。
傅景纯道:“诗尚可,这字,难以称美。”
安南听后脸一红,犹自看着我。
我微笑:“这字配了这诗,就像烧刀子倒在温润玉杯中。”
身旁诸人笑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