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2)
院中的梅树下,低声重复着“梅破知春近、梅破知春近”,容色似悲似喜,不知在想什么。
清冷的梅花,玉一样温润清秀的容颜,天青色长衫,如月皎皎,玉宇无尘。
站在他的身边,看着这张我如此熟悉的脸庞,心底涌起沧沧凉凉的悲伤。
他离我如此近,却又是这般远。
我到底该如何做,才是对?
飞云跑过来,将它毛茸茸的大脑袋亲热地偎向我。
抹抹眼睛,搂住它的头颈,将一粒松子糖喂进它口中,“喂,今天我生辰,快说生日快乐。不然,下次没糖吃。”
飞云甩甩尾巴,嘴巴凑到我袖袋口。
“这马有趣,它也喜欢松子糖?”简宁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在我身侧。
飞云戒备而不耐烦地扫一眼简宁,又回头不依不饶地看着我的袖袋。
“呵呵,这马像你呢,非儿。”简宁低笑出声。
“哦?那就是说它也像爹爹了?因为,非儿像爹爹。”我抬头作大悟状。
“哈哈——”简宁大笑出声。
来这儿这么久,第一次看到他笑得如此轻松、率性。
我也跟着笑起来。
他弯腰轻轻抚过我的脸,“不,非儿,你不像我,你长得很像你娘。”
他话音中不胜低徊之意,令我心中不禁一酸。
“爹爹,”摇摇他的手,“我有一样礼物要送给你。”也许以后不再有了。
简宁细细地抚摸着面前雪白的真丝,很久很久没有说话。
他每一分的沉默都变成一种重压,渐渐令我不胜凉意。
操之过急。这四字一闪而过。
行来皆错。
这次没法,只得硬着头皮将错误进行到底了。
“爹爹不满意这礼物?”我故作委屈。
“不,我,只是太吃惊了。”他回过头来看着我,神情复杂,“它从哪儿来?”
“我们家中织出来的啊。”现在终于知道自食其果的味道。
“什么?!”
将简宁带至后院蚕房,“喏——就是这儿养的一种虫子,它会吐丝,像蜘蛛一样。不过,蜘蛛丝非儿无法将它织出布,就将这些虫子从桑树上抓回家来玩,它们居然真的行。”
我语无伦次,这样说话是不是更像六岁的小孩呢?
简宁站在蚕房里,细细看着,神色又是忽悲忽喜,既惊且疑。
后来不到六年的时间,昊昂国因为丝绸的出产而国力大增,在与各国贸易中开始占据主要地位。
各类饴糖销售也成为昊昂国经济来源之一。
此是后话。
只是从这件事后,我告诫自己别再冒险。
开始真正学着做一个孩子,没有机心的孩子。
谁道人生无再少?
六岁。
权当是家明送我的又一份极为珍贵的礼物吧。
人海身藏之一
万人如海一身藏。
生日过后不久,简宁告诉我再过几天明国师会正式收我为徒,传道授业。
在早先被我改造过的书房内,问坐在窗侧的简宁,“爹爹,明国师他凶不凶?”
“呵呵,非儿也会怕吗?”简宁手指轻敲桌面,“他不凶。你只要依老师说的去做,做好就行。”
呵呵,不凶。
师从他之后我才知道,他确实不算凶。
他,可怕。
明于远,昊昂国师,文采风流,胸中丘壑万千。
十四岁现身朝堂。十六岁始成为先帝的倚仗重臣,并受命悉心教导太子——他曾经惟一的学生。
先帝崩,太子即位——现在的昊昂国君文帝慕容毓,比简非大八岁的少年皇帝,亦视明于远为心腹与肱股之臣。
这些,全是后来了解到的。
这样的人,居然成了我的老师。
简宁为什么要请他来教?
他在朝中地位超然,有时数日不上朝,就坐在我的书房里;有时,留下一大堆读书写字任务,几日不见来。
我常常在看书、练字累了的时候,会独自出神。
此时,明于远正坐在我右边的那张金丝楠木书桌前,不知在看什么书。
案头供着一蓬雪白的香花。
左侧窗外,潇潇疏疏的竹子,光影斑驳。
似乎一回头,就可以看到家明专注沉静而极书卷气的脸庞。
“简非——”突然明于远的声音缓缓传来,“是不是觉得为师很好看?你已经盯着我很久了。”
“啊?”我抬头,正对上他似笑非笑的眼睛。
“我看你是太闲了吧,把今天的书背来听听吧。记住,错一字,罚写字五十张。”
记得初次授课,明于远曾问我想学什么。
我脱口而出:“风花雪月。”
“哦?”他一滞,“不学经国安邦之术?”
“治国平天下,有国师、爹爹就够啦,学生惭愧,只想着风花雪月。”
“好一个治国平天下,简非,”他狭长的凤眼里神色难辨,“行,我们就从风花雪月开始吧。为师,也已太久没有亲近这些了。”
说着,提笔在纸上写下:风花雪月。
四字清遒,英爽流风。
我轻噫出声,佩服地看了他一眼。
“你先将这风花雪月四字写满十遍吧。”他也笑着看我一眼,眼神意味不明。
我心微颤,忙敛眉,依言而行,伏案书写。
这次,用的是右手。
在这儿,没有人知道我其实是左撇子,左手练字,左手持物,右手只作辅助。
右手,也练过,在左手练累的时候,可终是觉得没有左手使用起来灵活。
就让一切从头开始吧。
十多年的练字底子,即使现在用右手,我想,要写好这四字也不是太难的吧。
只是,要模仿明于远的,将他的清遒之气写出来,得费些工夫。
我写得专注而投入,明于远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在我身边。
“这是你第一次写字?”他脸上神色不显。
“是。”
后来,他拿出带来的书,翻开一页,教我认读。
书是版印的。不知这儿有没有活字版的,我心中疑惑,却不再开口。
文章内容并不艰深,记录的大约是昊昂国某处的山川风物,文笔倒也简练,十分优美就谈不上了。
读两遍,也就会了。
这文章对一个孩子来说,可能会有难度,可是对一个有十多年读书经历的我来说,就不是什么难为之事了。更何况,我也是应试教育下的一员,记诵一事原本就如家常便饭。
人如果有回头路可走,百分九十都会成为天才。
我又想起这句话,不禁心中苦笑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