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不得已的薄利多销(3/3)
又到了周四结帐的日子,过去的几天里,虽然有波动,但涮吧的营业额整体呈稳步上升的态势。
上周六还创下了二千四百元的开业以来最高纪录,当天星星涮吧只卖了不到八百元。
但房冬心里还算明白,人家星星涮吧卖的可全是火锅,自己光是中午和晚上的两顿火锅面每天一千六到一千八的稳定销售额。
火锅面的营业额还在上升中,现在已经不是时代百货服务员的天下了,附近几个大楼的人都有。
不过之前定下的吧内22元,吧外19元的优惠价只对时代百货的服务员,对其他地方的从业人员是26元和22元。
可这个价卖不了多长时间了,有人发现还有更优惠的价格时,也只能按优惠价卖了。
这些人大多数是老顾客或正在成为老顾客,厚此薄彼显然不可取。
当房冬决定下周起全部执行22元和19元的统一价时,马小龙等人虽然没反对,却都叹了一两声,咱们这儿成了餐饮界薄利多销的典范了。
就拿去吧外用餐的价格来说,19元能吃到一大碗,几乎就是饭店的汤盆那么大,肉和菜比面条还多的汤面,用马小龙的话说,那叫吃得脸和鼻子全是,太划算。
可自己一算帐,一碗面成本就将近10块,被老邓抽走那两块,毛利润才不过七块钱左右。
这些顾客里真有口味儿重的,小料能吃两小碗不说,蘑菇汤也得到保温桶上接好几回,临了还不忘从荣强那儿喝瓶饮料。
感觉和自己的肚子有仇似的,还好这只是少数。
不过每当看到她们吃完后满意的笑容,房冬觉得值,不是自己想为人民服务,而是总觉得这么下去能把火锅带起来,火锅面利虽薄,但这么大的量除了维持费用外还是有点小利润的,接下来的火锅才能把利润体现出来。
毕竟单论火锅算的话,自己还没达到星星涮吧的水平,上升的空间还不小。
李倩下了班后准时来到小吃城,房冬迎上前去,却看见后面还有一个人。
我天!
“妈,你怎么来了?”房冬赶忙把母亲手里的东西接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