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 查镛入朝 献出漕帮(3/4)
裴兴走到查镛面前,正要俯下身子,却被查镛一把给扶住了。
“裴公爷,可不敢这样,你是安定公,当朝司空,太子太傅,怎可向查镛行礼。”
“查总舵主受得,老夫南下,自徐州到这京城,一路多次遭到王敦的暗杀,若不是查总舵主,恐怕老夫是到不了陛下身边了。”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查镛能为陛下分忧,便是查氏一门的福气。”
此时司马景文已经想好了如何安排查镛:
“查镛。”
“草民在。”
“你能将淮漕十二堂并三千堂下兄弟献给朝廷,朕深感欣慰。不过,这江南民间的漕运,如果没有淮漕十二堂,恐怕也会影响淮水两岸百姓的生计,也会影响南北往来客商的安全。
虽说你们是江湖组织,却也为朝廷分了不少力,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就算现在没有了淮漕十二堂,也会有其他江湖势力觊觎淮漕,与其让淮漕成了绿林争夺的目标,不如还由你查镛继续坐镇。
不过朕感念你的一片心意,又碍于眼下形式,所以朕决定你这淮漕十二堂,官助民办你看如何?”
“官助民办?”
查镛没听懂,这个词他是第一次听到。
“官助民办?陛下真是圣明呀,官助民办,即不失淮漕十二堂的原本模样,又可得朝廷相助,更加有利于这江南水系的发展呀。
而朝廷需要之时,又可被朝廷征调,亦兵亦民。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呀。”
裴兴对司马景文的想法是大为赞成。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了朝之后,司马景文又将查镛请到了后宫,专门与他一起吃了饭。
席间司马景文拜托查镛将杨韵接回来。
自王兴起兵,杨韵便被困在了临湘,虽然局势会慢慢的好转,可是这仗打能打多少,却是个未知数,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三年五年都有可能。
能将杨韵接回来的,恐怕也只有查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