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和崇祯一起看电影之《救国同盟》(2/4)
是的,也只是徒劳无功的亡命冲锋,明眼人都能够一眼看出武器的巨大差距。
可是,沈浪又说出了一个更大的实情,再次给了崇祯一击震慑。
“其实,这个影片是我们自己拍的,所以有些偏向清军。”
“真实的这场战役,清军出动了三万人左右,皆是精锐。其中包括精锐骑兵一万,以蒙古骑兵为主,由清军名将指挥。”
“而联军只有八千人左右,最终的结局,清军损失过半,联军伤亡只有五十人左右,其中战死的仅仅只有五人。”
崇祯一惊,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的问道:“只杀敌五人?”
沈浪肯定的点点头,解释道:“因为清军根本没能靠近联军,冲得最近的还距离对方三十米,也就是二十步远。”
“可有一点毋庸置疑,在这一战中,清军的表现是非常勇敢的,连对手都在作战描述中予以承认。”
“可是,清军在武器,战术素养,士兵素质等方面差距太大,再勇敢也无济于事。”
崇祯一脸骇然,差距真的如此巨大吗?伤亡一两万人,居然都没有碰到敌人,只是侥幸杀伤敌人几十人,真是闻所未闻。
这,这,这是不是有些太可笑了?
是的,很可笑,真的可笑,非常的可笑,但是,崇祯一点都笑不出来,甚至觉得很是悲哀。
因为他在心里还是站在清军这一边的,不管怎么说,清廷已经取得了这片土地的统治权,已是正统,就像当初的蒙元一样。
而那些长相和东方人完全不一样的人,他们才是彻底的异族,他们跑这么远来到这片土地上发起侵略战争,就是邪恶的。
所以,抛开一些纷杂的感情不谈,崇祯还是希望清军取得胜利。
可现实太残酷,这么骁勇的清军,居然败得这么惨,崇祯的神情难掩凄凉。
沈浪开始总结这次战役清军战败的原因:装备落后是一方面,联军装备了配备刺刀的前膛燧发枪和滑膛炮。
并且部分还使用了最新的线膛火炮和线膛步枪,在火力上对清军进行了绝对的压制。
而在战术上,联军使用的三排阵列的线列步兵战术加上空心方阵,完全克制骑兵和以冷兵器,旧式火器为主的清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