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朱椿道(1/2)
数十人,立身黑暗。
唉.......
一声长叹,惆怅万分。李季秋神色疲惫,显然是对于慕容嘉阳殒命一事,颇为在意,“回吧,来迟了!”
“季秋师兄。”甄芸在一旁轻声道。
“何事?”李季秋问。
“慕容嘉阳师侄殒命于此,便是命中注定,也不怨我等救援来迟,师兄不必自责。”甄芸说着,沉吟片刻,似在寻思说些什么,继而道,“师侄身上的两件重宝,封天图已然回到了寻天盘。那佛骨却不知去向。”
言下之意,便是要寻那佛骨。
救援来迟,李季秋心中难安,倒是忘了佛骨一事,于是便吩咐下去,让观中弟子开始寻找。
众人便四散而去,从巨坑处,向四周搜寻。
连甄芸也参与寻找,若是让她先寻到,这佛骨自然无可争议,归入囊中。
李季秋却是站在原地,若有所思,对于佛骨并不在意。在他看来,借助外物,终究是小道尔,自身修为才是大道所向。是以,连他所用飞剑,也不过凡铁铸造,不过祭练日久,却是威力无匹,不输于诸多成名宝剑。
重伤的杨告天,也留在原地,穿着流云观的服饰,一言不发。
许久,方圆数里被寻了遍,没有任何发现。
甄芸已然放弃,回到原地,与李季秋站在一起。
看向李季秋,丰神俊朗,眼神飘忽,这个师兄一如既往,不为外物所动,如同观里皓明峰上的冰雪,不曾融化,叫人又爱又恨。
“这里有块石碑!”
惊呼声想起,有弟子在远处喝道。
李季秋回过神,瞧见甄芸正盯着自己。
甄芸见李季秋回过神,发现自己在看他,脸色一红,急忙避过眼神,心中尴尬不已。
甄芸的心思,李季秋早已知晓,只是这么多年,心中早已容不下他人。
不理会甄芸的窘境,装作没发现,朝着喊声处,径直走去。
暗自庆幸,此地较为昏暗,没有被李季秋师兄看到红脸,甄芸松了口气,跟着李季秋身后,走了过去。
方才的情形,杨告天尽收眼底,嘴角带着莫名的笑,一瘸一拐,追着两人脚步而去。
一块丈许的石碑,普通的青石材质。覆倒在地,厚厚的尘土覆盖其上,若不是此次众人掘地数尺寻找佛骨,恐怕永无见天日之时。
除去厚重尘土,上边的自己清晰可见。
石碑上,所记录的,便是朱家先祖一生事迹。
看完,李季秋神色肃然,对着巨坑处躬身一拜,朱家先祖生平事迹,让人动容,当为世人所景仰。
其余人见状,也是对着巨坑处一拜,倒不是见长辈如此,而是发自肺腑,出于对亡人的尊敬。
朱椿道,朱家先祖。原本是九峰山下的一株灵根。
前一千年,浑浑噩噩,无知无觉,荒度光阴。
某日,一位得道高人路过,发现灵根,并非取之自用。
一番点化,使之生出灵智,从此踏上修行之路。
或许这便是高人与凡夫俗子的不同之处,行走天地间,并非一味索取。
只是入门太晚,形体已固,修炼起来事倍功半。
又一千年,幻化处形体。
从此,便离开生长之地,游历天下。
行走神州各地,见惯悲欢离合,生离死别。
一日,行至此地。
邪气冲天,遮天蔽日,方圆百里竟然毫无生灵的气息。
饶是朱椿道年岁久远,见多识广,此般情形,亦是惊怒不已。
经过一番探查,便是发现了作祟的妖物,乃是一只成道日久的骨妖,修为竟在朱椿道之上。
骨妖正在修炼一种邪法,聚众多生灵的血肉,炼制秽土,强化其躯体,一旦功成,神州之地,难逢敌手。
朱椿道自问不是骨妖对手,便向正道宗门求助。只是诸多门派,竟无人相助。直到去了剑门,才得知原因。
只因骨妖的出身,乃是一位高人所留遗骨,生出灵智修炼而成。诸多门派不愿结下因果,遂不愿出手相助。
万般无奈,朱椿道只得只身前往,下定决心,就算不能诛杀骨妖,也要伤其根本,使骨妖不能炼成邪法,祸害神州生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