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手先师 5(1/1)
颜童道:“你上岸好生听着,这门武功最重悟性,为师就先传你总决。”杨戬大喜,蹦到岸上也不管全身湿透,立即凝神倾听。
颜童道:“中字当头意为先,以强敌弱寻破绽,曲中求直成一线,后发先至力当前。”说完便逐字逐句的给杨戬解释。中字当头便是心里必须沉着冷静不可自乱阵脚,若是一见高手便即慌乱,那是不战自败。意为先就是以心使意,以意驱力的内功诀窍,杨戬要是早懂这个诀窍,打石头时也不会震伤了手。而以强敌弱寻破绽,无论颜童怎么解释杨戬也没听懂。杨戬暗想:敌人怎会轻易的暴露出弱点和自身的破绽。
最后颜童只得说道:“你且用你最大的力量打我一拳。”杨戬拼力一拳打向颜童的面门,不料颜童手一张,这一拳端端正正打在颜童的掌心。颜童顺势把他的手攥住。杨戬也没见他这一招如何巧妙,却听颜童说道:“你的拳头力量很强,可是被我的手掌卸了力后便没了威力。此时我的手掌便是强,你的拳头便是弱。若是我也用拳头相迎,那便是以强碰强,力大者胜。刚刚你在攻击我时,每次出掌总要碰到我的手指,你若不撤掌穴道便要被制,此时我的指尖便是我浑身上下的最强点,而你掌缘的穴道便是你最弱的一环,也正是你的破绽。”这番道理其实十分浅显易懂,练武之人都知道要攻击敌人的破绽。但是多数习武之人一到对敌之时,想的都是如何出拳更快,力量更大,招数更狠,恨不得一下便要将对手击倒。岂知这正是犯了武学大忌。武学亦同做人,能做到不快不慢,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等中庸之道却不是寻常武夫可以参透的。
杨戬恍然大悟,他既然开窍,后面的四句也是一点就透。刚刚颜童击中杨戬的那一招就是曲中求直的高招,无论身形招式怎么变化,最后击中敌人必然是最简单直接的招数,直线之间距离最近,这样自然能做到后发先至,从而攻击敌人最弱的一环。力当前自然是说要有制敌之力。
颜童解释完总决,跟着给杨戬讲了如何以强攻弱,以弱挡强,如何以柔克刚,以轻对重。这中字决确是武功中以静制动的绝起过,没想到此刀真在师父手里。”颜童笑道:“这是为师年轻时闯荡江湖的兵器。”杨戬心里突突乱跳,暗想:师父这时候拿出来,莫非是想要传给我么?
不料颜童却道:“你可不要妄想我把此刀传给你。这本是为师的定情之物。为师年轻之时遇到过一个东瀛女子,这女子之身前来中原要以武会友,她武功奇高,各派高手都不是她的对手。此时峨眉山的普渡慈航神功未成,而地藏菩萨却不屑理这些俗事,于是中原武林便推举为师出手。我与她对战一天一夜,终于赢了她手中这柄水晶绝命刀。这一番打斗也使我两人情愫暗生。然而我俩却不容于中原武林,各路豪杰说我贪恋美色,纷纷对我恶意中伤。而当时我为了武林中的声名居然忍心放弃了她,她一气之下丢下宝刀回了东瀛。后来她还派人捎话过来说等她练成武功,一定回来取回宝刀血洗中原武林。为师逼不得已在此山守候,只怕能再见到她与她重修旧好,也为中原武林免去一些无妄之灾。这期间为师把从东瀛过来的船只截下,就是要打听她的消息。只是数十年中,却一直没有她的任何消息,我只当她在东瀛早已经去世了。没想到十年之前,有一个自称她徒弟的人突然出现,说是要替师父讨回宝刀。我见这人心怀鬼胎,便不肯答应。这人拿她当时说的话将住我。于是我说只要你能胜得了我,我就将宝刀给你。这人的武功着实不赖,但依然不是为师的对手。此人在我手下败了三次后便不再来。只是暗中使些手段,上次给你说被我处死的那个人,便是他派在为师身边卧底的细作。”杨戬道:“此人如此可恶,究竟是谁?”颜童道:“他便是东瀛恶鬼门的倭寇首领,‘鬼王’火影千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