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4(1/2)
城,这场那霸之战的细节开始逐渐的还原了,当老百姓们听说小日本居然敢密谋屠杀满城的华人,他们还敢率军攻击琉球王国,最后居然敢开炮轰城。这一下可算是戳到官民的肺管子上了。
英法联军入北京的一幕幕还在百姓眼前萦绕,受尽欺凌的场景还没有遗忘,现在琉球藩国居然也遭到了这样的惨遇,而施暴者居然是日本国,这下民众的情绪一下就更狂热了。
百姓们居住茶馆、酒肆甚至青楼里破口大骂日本国的无耻,清流们甚至联合上奏折要求朝廷严办日本国,就好像大清真能管的了日本一样。
就在满城狂热之中,清流的领袖翁同龢一反往日的沉稳,兴奋的在自家大宴门生故吏,酒席间这位帝师几乎把肖乐天捧到了天上去。
“这是陈汤、班定远一样的功绩啊,千里海外平定一国之都,这是要封侯的功绩啊……我要上折子,你们也要上折子,给肖乐天请功,给肖乐天封侯……”
“等肖乐天回京城,在下要亲自向他致歉,往日种种都是我目光短浅,无论我和他学术有什么争议,但是在国战功绩上,我绝对不能袖手旁观,诸位可愿与我联名?”
这些插上尾巴就是猴的清流们,整日无所事事研究的就是怎么阴人,一听翁同龢这话里话外的捧杀意味,全都兴奋的摩拳擦掌的。
“敢不从命!国朝有肖乐天,肖侯爷异军突起,没准过几年就能跟曾大帅平起平坐了……”人群中不阴不阳的一句话,让在场的文人们哄堂大笑,纷纷高呼有理。
肖乐天你丫的真是找死啊,这么大的功劳你也配吗?你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百种写法吗?那你更不知道文人shā • rén不用刀的四百种办法吗?哈哈哈,你一个没有丝毫功名的草民,居然能平定一国?你就等着皇权把你千刀万剐吧。
我们现在就是要捧你,把你捧上了天,让你受到万人的嫉妒,别说皇上太后了,就算曾大帅心情不爽了,也能轻而易举的捏死你。
这群狂欢的清流,真有几分笑谈中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好像他们只要动动心眼就能轻松干掉肖乐天一样。
可是从没有一个文人愿意研究研究,日本国现在是什么样?琉球国又是个什么情况?包括肖乐天到底是怎么鼓动起十万华人风潮的。在他们的眼中,那些都是下等藩国的贱事,根本就不足以污他的尊耳。
煌煌大清,万国来朝……嗯,虽然西夷有点不给面子,但是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大清永远是老大,两个藩国打架估计也就跟两个村子抢水源一样,有什么好重视的,爷们可没那个耐烦研究那些茹毛饮血的蛮夷之国。
“肖乐天真是好命,居然遇到了蛮夷内讧这么凑巧的事情,要是我当时也在场,那种书生指点沙场的爽快,一定是毕生难忘的……来来来,我们满饮此杯!”
这些文人都醉了,醉梦中他们都化身诸葛武侯,白毛羽扇下野人群灰飞烟灭,醉梦中陛下赏赐的爵位大到了天上,这梦真美,我愿长醉不愿醒啊!
138海外村长肖[本章字数:3142最新更新时间:2014-11-1518:00:]
“妖孽啊!这是妖孽啊……好不容易这政局平缓了一点,结果又跳出一只孙猴子大闹水晶宫了。你们说说……都说说,这个姓肖的是不是孙猴子,都跑到东海里面搅合事去了,他想干什么?他到底想干什么……”
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慈禧面前的地面上撒了一地的折子,以安德海为首的太监宫女跪了一地。
同治帝看着自己额娘气的发白的脸很是不解“额娘?您何故大怒啊,肖乐天在海外扬我中华国威这不是好事吗?都打赢了,您怎么还生气啊……”
啪的一声脆响,炕桌上御制青花盖碗一蹦半尺高,慈禧手上的指甲套都震飞了一根“皇儿你好糊涂啊……肖乐天是什么人?他压根就不是咱大清养大的文人,他是吃洋人面包长大的,从骨子里就跟咱们不是一条心……”
“更何况,更何况他还是一个汉人,这么有本事的汉人谁能降服的住?还有……还有这个琉球到底在哪里啊?还有什么那霸、首里城什么的怎么都这么乱啊?蠢奴才,还不把万国寰宇图抬过来……”
“是是是,奴才这就去,这就去……”一脑门冷汗的安德海赶紧带着人出去搬地图了,屋子里就剩慈禧娘俩和几名心腹的宫女。
慈禧今天真的是失态了,作为一名精于朝政的天才女政客,她对肖乐天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非常愤慨。一个著书立传的学者,还是一个商人,居然敢平定一国之都?最诡异的是他居然真的成功了。
日本国虽然小但也是千年以来的古国了,再弱也不能连一个肖乐天都打不过啊?还有那个岛津家,没听说日本国有这么一个领主啊,日本国不是德川幕府在控制吗?哦不对,日本不是有天皇吗?他们的皇帝连手下的奴才都控制不了?
更可气的是洋人,这群大鼻子蓝眼睛真是护犊子啊,肖乐天不就是在海外长大吗,又不是跟你们一样的白人,你们就如此袒护,居然敢开炮助战?太嚣张了,实在是太嚣张了。
不过慈禧心中最大的疑虑还不是这些,而是那霸十万华人,这些放弃祖先庐墓的逃亡者怎么不死干净啊,居然还一代代的活了下来。反清复明的,长毛余孽,甚至还有宋人遗脉,这些不服大清管的贱民居然还活着。
肖乐天能鼓动起这些人的风潮,他想干什么?想造反吗。甚至连琉球国这个该死的小国,居然封丞相位,肖乐天居然还敢要?这小子活腻味了?
慈禧心中异常的矛盾,对于平衡国内政局她是天才中的天才,但是任何事情一旦涉及海外了,他就立刻蜕变成典型的无知村妇,除了说狠话之外两眼就剩茫然了。
说实话,当琉球的情报入北京城之后,当所有百姓都开始议论纷纷之时,紫禁城里的沉默可不是象一般人所猜测的是在深思熟虑、智珠在握、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一时的沉默不语只能证明满清的中枢被惊呆了,吓傻了不知所措了。
华人耀武扬威于海外,而且平定一国之都,单看事情本身确实值得紫禁城大摆筵席了。但是立功劳的人有问题,而且是大大的问题。不是满人,甚至连个举人身份都没有,再说深一点都不算个纯粹的中国人,这样的人立功可就大有问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