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4/4)
在西文里关于浑沌的释义一般可追溯到农民诗人赫西俄德(hesiod)所著的《神谱》(theogony)。赫西俄德对卡俄斯(即)的描述影响深远。亚里士多德曾以十分简洁的口吻肯定了《神谱》的看法:“赫西俄德在提出‘原始’时所说的话看来是对的。他说:‘万物之先有浑沌,然后才产生了宽胸的大地’。”而卡俄斯则是被神化了的宇宙之神,它无性诞育了大地女神盖亚、地狱之神塔耳塔洛斯及爱神厄洛斯。
起初天与地怎样从浑沌中出现,其细节恐怕不是一般的神话所能描述的,实际上迄今这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或极富吸引力的哲学问题。或者问题本身就提错了。赫西俄德虽没说产生了大地(盖亚)、地狱(塔耳塔洛斯)和爱情(厄洛斯),但从上下文可以逻辑地推出他是这样认为的。历史上多数人也正是这样理解的。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publiusovidiusnaso前43-约后17)所著描写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的代表作《变形记》(tarphosis),发挥了赫西俄德对的描写。“天地未形,笼罩一切、充塞寰宇者,实为一相,今名之曰浑沌。其象未化,无形聚集;为自然之种,杂沓不谐,然燥居于一所。”在这里被描写成天地未开辟时横贯宇宙的东西,类似于《神谱》,但比其具体得多。黑格尔看样子不大赞成古希腊的浑沌观念。他在《小逻辑?本质论》第128小节中专门分析了古希腊的浑沌神话。
其实,希腊神话也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按照荷马的意见;浑沌是洪水和深深的黑暗。oon)的一种名字。在通常的说法中,是普罗米修斯(pretheus)用有水汽的泥土创造了男人,之后神创造了第一个女人潘多拉(pandora),她给人间带来了邪恶。罗马人接受了希腊的神话,这可从奥维德的《变形记》看出,他受斯多葛思想的影响,讲述过浑沌分成了四种元素:以太、空气、泥土和水,由这四种元素形成了天空、陆地、海洋和万物。
圣经的
希伯来民族的悠久文化,通过《圣经》及相关的宗教影响了整个近、现代西方社会的法律、政治和科学观念。认真考察《圣经》对的看法,对于研究当今基础科学领域兴起热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的自然哲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圣经》对的描述最主要出现在《创世纪》中,后面的《约伯记》、《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及《圣经·新约》中的《约翰一书》对浑沌的诸多讨论都与此相关。
在《旧约》中写作tohu(英文意思是nfusionvain),常与bohu(英文意思是void)连用,写作tohuwabohu,希腊文写作xαoσ,英文译本有多种译法,通常译作lessofutterdisordernfusion”(无形、极端无序和混乱的状态)、“thenditionofetinessunrealityanddesolation”(空虚、无实在性、荒芜的境况)、“aaninglessexistenuspellshei余烬和火花创造了天体,并使其各就各位。英文词“beginning"从词源学上看,与古英语“onginnan"及古斯勘的那维亚语“gina"有关,并且两者都与宇宙起源说的“ginnungagap"神话意象有显见的联系。《圣经》第一句是否与此北欧神话有关,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