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鬼谷悬棺(3/3)
船老大深深一鞠躬,感谢孙月再次救了大家。孙月说:“我也是救了自己。船家不必感谢。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在努力。”林正等对孙月有了十分的好感。
船家和几位船客小心翼翼地打开掉落下来的这具悬棺,整块圆木掏凿出来的棺材虽然经受了几百上千年的风吹雨打,但依然很结实。表皮虽然腐朽,但搬动起来依然沉重。轻轻打开悬棺的盖子,内槽有五尺多长,风华腐朽的麻衣下面露出发白的骨髅。看来死者已经去世了许多年。船家很有经验地用竹棍翻开骨髅的下方,骨髅马上散了架,下方有一个方形的包袱。包包袱的麻布已腐朽不堪。在竹棍的拨动下,一层层腐朽的麻布被挑开,里面显露出一本雪白的棉花制成的书。这种书在唐朝时就比较流行了。
船家用一块布包住左手,用左手拿起这本棉花书,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本书上。书的封面上有苍劲的草书“天问”两字,笔法顺畅似行云流水,笔力深厚,墨迹早已浸透纸背。打开扉页,里面却空无一字。大家有些失望,这远古时代的书怎么会没有内容呢?
林正说:“这种空白书在现在也很常见,一般是人们用来抄书的本子。现在买一本书很贵,抄书的自然就很平常了。”王树说:“我也用这种书帮师父抄过书。这书没有什么神奇的。”
船老大说:“看来这位祖先死去时,把这本书包成包袱压在头底下,做枕头使用的。”
张莲英问:“既然是现在都很常见的书,为什么会出现在先辈的悬棺里呢?”大家一时都无法回答。
在棺材内再没有发现什么东西。船老大让船工把船停在一个有沙滩的地方。他抱起棺材,和两名船工一起游上岸,在靠近山体的沙滩上用铁楸挖了一个大坑,把棺材掩埋好,才返回船上。船老大对众人说:“是这位小兄弟接住了棺材,救了我们,在棺材内发现的这本无字书就送给这位小兄弟,他是有缘人。”众人表示赞同。船老大郑重地用双手把书交给孙月,孙月用双手接过,装进贴身的衣兜里。
大家望着还在悬崖上玩耍的金丝猴,那只把悬棺推下来的金丝猴知道惹了大祸,已爬上山顶,看着船里的人们,吱吱的叫着。有船客说:“小猴子,再见!我们还会回来的。”
船继续前行。在一处开阔的江面,突然传来一位老者的吟诗声,“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张莲英和林正等知道这位老者吟诵的正是唐朝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
张莲英问船家:“此在何处?”船家说:“此地叫曾溪,当年唐朝宫廷给杨贵妃运送荔枝就经过这里。所有当地人又把这里叫荔枝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