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青山墩(3/4)
像是青山墩,明面上十个士兵,实际上,墩里面,三五十个人是跑不掉的。
甚至,在青山墩墩前,还有一张石碑,上面记载着祥细的青山墩守军以及其家庭的名字。
“青山墩守军十一人。”
“小旗梁同,其妻宋氏。”
“夜不收张黑子。”
“守兵梁非,其妻王氏。守兵左明,其妻张氏。守兵左建,其妻王氏。守兵杨伟,其妻杨氏。守兵何马明,其妻马氏。守兵石韦,其妻李氏。守兵张通,其妻陈氏。守兵张帆,守兵何玄。”
“弓,共十五把。箭一百枝。刀,共计十五把。剑三把。枪,共计十把。火器:铳一把。马匹,两匹。军旗,两面。擂石十八堆。牛马狼粪全。”
这样的石碑,在大明的每一个军堡,小墩都有,防止逃兵的出现。只要按着石碑上面的对照一合计,马上就知道谁逃走了。
在何玄回来的时候,有几个嫂子们,正在洗晒着衣服,或者在腌着菜。她们之间聊着。
旁边,还有几个守兵,正穿着破破烂烂,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的红色战袍。这就是大明朝,大名鼎鼎的鸳鸯战甲。按理来说,大明朝应当一到二年发一身新的鸳鸯战袍,但是大明王朝自己的财政都相当的捉紧,再加上还有军官们上下其手的吃兵血,哪里有鸳鸯战袍发下来。
很多人,当了一辈子的兵,可能就得过上头发过两身鸳鸯战袍。有些老兵,还动不动就回忆起万历朝的日子,说万历朝的时候,真的好过。上面的粮饷克扣不多,时不时就发一身鸳鸯战袍。
这些守兵,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聊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