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拖延(2/4)
“人生在世,不止是追名逐利,更要活出气节!既为燕国臣民,自当为我大燕披肝沥胆,尽忠职守。岂能为了一点名利,而卖主求荣?”于显义正辞言地说道。
“好!说的好!朕听了都差点信了!”拓跋焘说:“真没看出来,于大人竟有如此气概!”
自从投降以来,于显表现的一直很好,好的甚至有些过头。对于拓跋焘和一些魏国重臣,于显从来都是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为了表现,几乎把自己知道的燕国重要军情都交待了。还极力劝阻和拉拢别的燕国将领,跟自己一样投降。
也正是因为有了于显,魏军一路上才能如此顺利。对此,拓跋焘一直很高兴,给于显的赏赐也是相当到位。曾经,有一些魏国的旧臣,曾经劝说太武帝,于显为人狡诈善变,人品堪忧,不值得信任和重用。
可拓跋焘并未在意,心想,一个人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再说,一个投降之人又能翻起多大的风浪?现如今,才明白自己低估他了,低估了他的小人之心!套用兰渤经常说的话: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的!
你说于显这个人能干出多么不可思议的坏事,拓跋焘现在是信了,但你要说他淡泊名利、有何气节,无论如何,他都不会相信!
“说吧,冯弘许你什么官职?”拓跋焘问道:“六卿、三卿?尚书、大夫?”
只见于显冷然笑了一下,满眼的讥讽之情,“在你眼里,我也只有此等才能!”
“这些官可都不小了,于大人难道都没看在眼里?”拓跋焘吃惊地问道:“难不成你还要坐那三公之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