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软肋(2/4)
“至少,我的子孙也不再担惊受怕那些粗鄙武夫的威胁了——”
至此,他僵硬地躺下,不复言语,眼见是吸气多,呼气少了,皇帝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一会儿,哭喊声响起,魏仁浦三子嚎啕大哭。
由于魏仁浦之故,二子荫职为郎,虽然才华没有多少,但性情淳朴,仁孝有加。
皇帝见不得这般场面,急忙而去,然后叹了口气,对着几个宰相道:“魏相公一生,宽容大度,在其职,谋其政,可谓是文人典范,谥号,就赐予“文忠”吧!”
“多谢陛下——”这时,魏仁浦长子魏咸美,听到此话不由得拜谢。
如今的文人谥号,首推文贞,唐初的魏征,就是如此,其次,就是文忠了。
而历史上,由于魏仁浦的不配合,死后数十年都没有谥号,这对于一个长相来说是非常不体面的。
而后来,娶了太宗之女的三子,魏咸信,一番恳求,才得来“宣懿”,甚至只能算是较次的中评了。
了却君王事,赢得身后名,这是为文人最大的追求。
“追赠魏相公为中书令,赐钱两千贯,再追其爵为忠容子,其长子袭爵。”
死者为大,对于宰相的尊重,其实就是对于皇权的尊重。
某种意义来说,相权与皇权相辅相成。
当然,赐予爵位,也是李嘉的某种认可。
要知道,文人中,也只有赵诚的鄂州侯,孙钊的康州伯,邓斌的复州伯,以及孙光宪的归州伯,还有胡宾王的忠谦子,李淮的永州伯,王宁的兴州伯。
此七人,基本上是文人之中仅存的七个勋爵。
无他,这些人陪伴李嘉从岭南一直到北方,历经十年,值得这个爵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