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人口(2/3)
“刑统律有了安排,但淮盐,也不能疏忽。”
偌大的淮盐,销往江南,淮南,数百万人,近千万人,都在吃淮盐。
皇帝话语一转,众人纷纷心头一动,其中的权力还在其次,关键是这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机会。
政事堂的名次并不是不变的,关键在于简在帝心。
可惜,这次皇帝并没有给其他人机会,而是选择了老马识途:“薛居正,刑统律后,你再兼任淮盐巡检使,去一趟扬州吧!”
“喏——”拖着略微修长的尾音,薛居正面无表情地应下,心中颇为无奈,再来一次这样的盐务,别人看来大权在握,其实面临的诱惑何其难受,只能看,不能动,猫爪挠似的。
一个字,煎熬。
“很好!”李嘉点点头,随即颇为开心地说道:“南方十三府,皆已经完成了检地度田,唯独北方,一直忙于收拾狼藉,也就没有动手,如今北汉已亡,除了契丹,再也没人能阻止了。”
北汉的存在,就让李嘉束手束脚,必须安抚百姓,所以检地就未展开,如今大权在握,没了顾忌,自然就得大展手脚了。
皇帝的话那么明确,众人哪里不懂,皆附言赞同,检地加强的是中央的话语权,与他们休戚与共。
“微臣以为,须从关中开始!”
孙钊第一出来发言,理由也很正当:“如今迁徙百姓入关中,土地不明,何以安置?”
“关中富足,才可以制西北,西北一定,北方即定。”
“陕西府及长安府,确实合适。”
皇帝不由地点点头,地广人稀,方便检地,位置靠近洛阳,可以随时观察,他轻声道:“河南府,以及洛阳,也要开始检地,与关中二府,以及兴元府,一起进行。”
“待到明年秋收,我要见到结果。”
“是!”政事堂几位宰相自然明白,皇帝属于规划,他们则是执行,无论是地方的官吏能力,任免,都要进行督察,完成任务。
至于执行的文吏,按照老规矩,要么是太学生,要么是和尚道士,便宜好用,反正有一套老路在,按部就班即可。
而河北,山西,淮扬,淮江这四府,显然是最后一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