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3/3)
他们无需考试,就可直接进入翰林院。
二甲,三甲,则需要考试,争取那二十人的名额,才可进入翰林院,成为储相。
剩余的,自然是进行为期两年观政,六部九卿衙门,再去地方任职。
二甲跟三甲的差距,恐怕也只有升官的优势才可比拟,如果二甲跟三甲同时晋升,二甲总是获取优先权。
官场上,就是一步快,步步快。
殿试,李嘉安排到了五月初九,因为五月初十就是他的生日,万寿节。
五月初九,倒也合适。
120名进士,鱼贯而入,在大殿中,皇帝以及宰相的监视下,进行最重要的殿试。
而殿试,就没有进士科考的那么细了,无论是明算明法都没有,只有一道策论题:
南北已近归一,唯虑北京(幽州)未复,试论朝廷如何?
这一题可谓是紧密联系时政。
没错,如今南北合一,前唐时期的内陆基本平定,就连北方也开始太平了两年,人心归复。
到了这个时候,财政已经开始良好,兵卒也训练成形,李嘉已经按耐不住心中的计划,迫切的想要统一天下。
所以,他就以收复北京为题,想要看看这一期的进士们,究竟是什么想法?
不求有什么真知灼见,只要有一些新意启发就行了。
毕竟,没有从过政的人,都是键盘侠,知道的东西还是太少了。
从晌午,直到傍晚的近三个时辰,进士们紧张地坐着,有的抓耳挠腮,有的深思熟虑,但是终究还是动笔。
策论就是这样,不管怎么说,桌面上就不能显出空白,就要满满当当的。
李嘉自然也坐不住,他一会儿坐着,一会儿游荡着,进士们面对神出鬼没的皇帝,有的紧张地笔墨浸湿了纸张。
他给进士们又加了一道题目,心理素质考。
最后一个时辰,算是誊抄了,李嘉也没打算再害人了,就安稳地看着书,陪伴着一百来号人,经历了一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