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3/4)
听着刘继业的言语,折氏也不由得皱眉道:“难来信说,让我劝你安分些,原来是这番道理。”
听闻是府州折御勋的信,刘继业不由得说道:“看来小舅子也看宋国,不信唐国啊。”
折氏世代镇守府州,无论是中原怎样变换,折氏从未改变过事大原则,所以安稳如山(北宋末投降金人),其本事,刘继业是极为重视的。
前两年岳丈折德扆去世,折御勋继任府州,年岁虽小刘继业些许,但见识不浅,值得重视。
“且不说唐、宋罢了,就言咱们河东,多年来风雨飘渺,又能有几天的安生日子?”折氏轻声道,语气中多有埋怨。
“唉!”刘继业叹了口气,说道:“两代皇帝重恩,世祖又赐予我国姓,收为义子,其恩情,怎能报答?”
刘继业本姓杨,名杨重贵,结果被刘崇看重,赐姓刘,改名刘继业,可以说,将其牢牢地绑住在河东刘氏手中。
除非刘氏投降,不然他绝对不能归降宋国,更何况如同背叛的逃离了。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刘继业在北汉威名赫赫,三十来岁,就成了建雄军节度使,号名无敌,这是宋国给予不了的。
所以,哪怕北汉这条沉船再破,再小,认契丹为父,不到换船长的那一刻,他是不会改换阵营的,背上骂名。
要知道,他如今可是姓刘,不是姓杨,若是投敌,相当于背叛家族,比认贼作父更让人背弃,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到时候不仅北汉人看不起他,宋人也看不起他,举世也诽谤他。
他,承担不起。
这也是为何北汉明知道他妻子是折家人,依旧对他信任有加的缘故,这天下的礼法,都在束缚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