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税总数(2/4)
听到首相的问话,胡宾王微微一楞,随即就清楚,这是首相给自己的表现机会啊。
一旁的皇帝以及其他的宰相们也投来好奇地目光,他心中喜意涌现。
他整理下思维,对着首相和皇帝行了一礼,这才郎声道:
“据臣愚见,夏粮之所以大增,一来,陛下明见万里,将金陵城的官吏勋贵迁徙到了长沙城,少了几分阻力,二来,则是陛下亲派宋兵去往江南,从而让地方豪右胆寒,不得已屈服。”
“陛下圣明!”几位宰相恭维道。
“这些事情,只是先提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是具体讲一讲吧!”
李嘉毫不犹豫地领下这份头功,然后欣赏地看了其一眼,继续说道。
“遵命!”胡宾王点头应下,然后说出来了具体的原因,他明白,皇帝和宰相们需要他亲自观察所得,而不是虚伪的吹捧。
具体的有三点。
一则是转运使司衙门的建立,让南唐时期混乱的税收制度,得到了休整,完善。
南唐主要收税的部门有两个,营田使,三司使,如今却转运使直收,避免了中间的贪墨和混乱。
其次,就是勋贵和寺庙免税的情况不存在,导致税源大幅度上升。
无论是在唐朝还是宋朝,天下户籍分为二,一个为课税户和免课户,官吏、勋贵、和尚道士等,就是免税群体,所以到了天宝年间,虽然天下百姓有九百万户,但实际纳税人,却只有三百万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