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2/4)
益津关距离独流口近,首先要拿下。
益津关守将终廷晖是个聪明人,投降了。
有一次,郭荣率领五百亲卫立功心切,充当先锋营,一不小心周边出现一股契丹骑兵,待得知率领军队的是那个威震天下,契丹人谈之色变的郭家养子后,竟然不战而逃。
天亮后,赵匡胤率军向瓦桥关进攻,轻松逼迫守关的姚内赟投降。
周军轻松拿下益津关和瓦桥关后,等于堵死了莫州和瀛洲与契丹的通道。
在周军强大的威力下,四月二十九号,契丹鄚州刺史刘楚信以城降周;五月初一,契丹瀛洲高彦晖举城投降。
郭荣的周军,甚至没与契丹人交手,就轻松拿下了三州十七县,这些地方被辽国史书称作“关南”,被视作奇耻大辱。
周军拿下的这两座小关,意义非常重大,乃是契丹拱卫南京的南面门户,相当于战国时期秦国的函谷关,失去这两个关卡,整个幽州城门洞大开。
益津关“倚神京(明清时期的北京)之重,控瀛海之阻,作固作屏,东西相联络”
瓦桥关“地控幽、蓟”
只要过条河,就能攻下幽州,收复失去的领土。
但是否立刻攻打幽州城,却在5月2日举行的最高军事会议上,引起了争议。
郭荣自然主张强攻,而大多数将领却反对强攻,理由是契丹人大量的骑兵聚集在幽州以北,蓄势待发,深浅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