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449章 六年义务教育

第449章 六年义务教育(1/4)

目录

朱慈烺与教化部李岩几人探讨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确定了大明教化改革的模型。

自九月中旬南京工部受命监造学校后,江南各省掀起了一片建筑潮,朱慈烺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共监造一万所小学、两千所中学,一百多座大学,花费银钱数百万两。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以务工代替赈济的方式,让受灾贫困地区的困苦百姓参加劳动并获得报酬,从而取代直接赈济的一种扶持方式。

大明目前最多的就是灾民和贫民,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在短时间内解决了近百万灾民和贫民的生存问题。

如此多的学校,自然需要大量的先生,每个小学平均需要十几名先生,从事教育类的最起码有十几万人。

大明闲置的秀才和举人太多了,让他们来教书最好不过了,如今朱慈烺取消了士绅免税的特权,一个个读书人再不干活只能饿死,教书育人是最体面的工作,落榜的读书人基本都愿意从事。

朱慈烺大概算了一下教育投入:每年先生的薪水大概四百多万年银子,加上印刷书籍,教育消耗,每年一共至少要花六百万两银子,加上修建学校,也就是第一年大概要花一千万两银子。

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将要投出去,朱慈烺心中一阵不舍,但想想能教育这么多人,还能控制十几万读书人,养活十几万家庭百万人口,这钱花的也值了!

大明一共一千四百二十七个县,江南数省大概占据一半,朱慈烺在每个县都设有至少十个小学,深入到各地各里,实行全民教化,邑无不学之户,户无不学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