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京师捐款(2/4)
说白了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一家老小的开销都指望着他的内帑。
国库是国家调度周转的钱,就算是修皇宫,皇帝也要立下明目,毕竟皇宫不是皇帝的私有别墅,前面是朝廷办公的地方,属于政府机构了。
王承恩解释道:“皇爷您把绝大多数皇银都捐给了边关和剿寇战事上,一共捐了七次,每次奴婢都有详细记载.......”
“皇上圣明啊......”
皇帝多次把自己的私房钱用于补贴国家,几个老东西感动着抹着泪,又准备歌功颂德一番。
崇祯摆了摆手道:“既然内帑还有五十三万两,朕愿意拿出五十二万两捐出,以助军饷!”
几下重臣一下子跪了,全都热内盈眶道:“陛下此举,实乃惊天地泣鬼神啊,臣等.......臣等定当效仿!”
眼见臣下如此,崇祯满意的点了点头,大明的官员还是忠君体国的.......
崇祯当庭发下了圣旨,凡在京七品以上官员一律为国捐资,这笔钱会记录在册,将来国库有钱便会一一还上。
圣旨中还要求每个大臣说出一位有能力从家乡捐钱的土豪的名字。
崇祯也起了带头作用,当天从内帑中把银子拨了出来,很是痛快。
.......
午门前,京官们排了几条长长的队伍。
最前面是一张长长的桌案,桌案前站着几个执笔的小太监,京官们一个个排队来捐款,搞得颇有点后世行政大厅中排队办事的样子。
虽然群臣纷纷响应,但捐款如潮的场景并没有出现,恰恰与之相反,排队的大臣们一个个满脸的不乐意,更像是来要账的。
“姚大人,您腰缠万贯,您先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