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二十八章 安置流民

第二十八章 安置流民(1/3)

目录

从三月起,陆续有一股股流民从陕西,河南等地流入直隶,聚集在京城附近,希望在天在脚下能够活命。

特别随着传言太子殿下奉旨抚民在京城开设粥厂,去了便可活命的消息传开后,到了五月份,更是有一股近万人的饥民来到京城。

大明建国初期,朱元璋在各地设有养济院收容灾民,养济孤贫残疾无依者,又设立义塚,掩埋遗尸骨骸。

到了永乐年间,朱棣又在各地设立饭堂赈济流民,在京师还设立蜡烛、旙竿二寺收容灾民。明朝中期以后,大明更是遍立粥厂,赈济灾民。

设立粥厂本来是为了体现仁政,不过到了明朝末年,朝廷国库困难,连当兵的都好几个月,甚至是几年都没发军饷,对于流民,更是无力赈恤。

各地的官员和富户大多又冷血,出来施粥的人太少了,导致各地流民饿殍遍野,众多妇女孩童被拐卖,更多的地方,连白花花的大姑娘白送都不要,给不起饭吃。

自从流民不断涌入京城后,京城中很多商户米铺集体抬高了米价,趁机博取暴利。原本一石米要五两的银子,现在一石却要八两的银子,简直上抢了。

大明中期富足的时候,一两银子可以买米两石,就是在平常年景,一般一石米也只要一两银子。

到了明末,各地闹灾荒,还有流寇抢劫,北方也是隔三差五的被建奴抢掠一番,米价已经离谱到比以前翻了好几倍了。

朱慈烺闻言,立即传下令旨,京城中的米铺粮行,对比四月份的米价,但凡涨幅超过一成的,直接让人把粥厂移动到他们商铺门口,看他们是要钱还是要命。

流民最缺的就是吃的,米铺中的大米,在流民眼中比黄金还好使,在米铺门口施粥,结果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朱慈烺想到了朱纯臣,自从上次敲了他一笔银子后,这老东西还敢不老实,加上这次募捐只捐了五十两银子,太不给他这位皇太子的面子了。

“既然你不给我面子,那我也不必给你面子,是时候再取点银子用用了。”朱慈烺脸上笑意难掩,随后挥笔写下一封信,署名还是‘浩南哥’。

信中大概意思是这个京城扛把子,原本准备拿着国公爷的十万两银子潇洒的过一辈子,没想到天意弄人,身上的银票无意间被流民顺走了,因此再次‘请求’国公爷再赏十万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