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驼城战术(2/4)
最终理智战胜了幻想,季诺维耶夫清楚,眼下最重要的是保住大军,在援军来之前不被明军击溃,有命才有希望!
哈萨克军主将头克建议,在阵地四周修建一座“驼城”,固守待援,待援军到来,再与大明皇帝率领的明军主力决一死战!
季诺维耶夫听了他的详尽介绍后,大呼可行,遂命擅长此道的哈萨克军队布此大阵。
“驼城”就是由骆驼筑成的城堡,骆驼素有“沙漠之舟”的美称,每逢遇到气候突然变化,风沙弥漫,狂飚飞降之时,骆驼不用人招呼,即能互相依傍,坚卧不动。
当年蒙古人伐宋之时,曾用过这个办法,如今黄金家族的后裔,又在抄老祖宗的作业了。
汗王之子头克下令,将全军一万五千头骆驼全都集中起来,环绕阵地,列成一排,又在驼峰上压上一个大木箱子,上面盖了毡布,洒上水,以此防御明军的火枪。
“驼城”布下后,联军的火枪兵,藏于骆驼身后,头克又在山坡上,布置了两万弓箭手,严阵以待,死防明军前来进攻。
联军的所在地,是一座红色小山,北坡是无法攀登的峭壁,南面则是一个可以攀登的陡坡,西北有两道河流汇入伊犁河,整个地势易守难攻。
俄哈联军依托地形,布下“驼城”,形成临时城池,摆开阵势,誓与明军决战到底!
朱慈烺看着联军的布置,不由得轻笑一声:“呵呵,毛子中果然有治军之才,只可惜他们遇到的是我皇明大军!”
类似这种驼城战术,历史上屡见不鲜,东方世界有,西方也有,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胡斯战争期间的胡斯车堡,它以大量改造的马车为临时工事,配合步兵和火器,组成防御力很好的阵型,曾被匈牙利、神罗、土耳其等欧洲强国效仿,威力绝伦。
只不过,眼前联军这个山寨货,实在是大打折扣!
朱慈烺包括所有皇明军校毕业的明军将领都清楚,这种重型防御战术和其他类似战术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怕火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