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窘况(2/4)
特么的天下农民都听你的,哪天高喊一声“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这大王、这皇帝还要不要当了?
而在防范“结党营私”方面,诸国中又以秦国为最。
秦律有“严禁私斗”。
这里的“私斗”不是指私下里两人起纠纷打一架,这是谁也管不了禁不了的,统治阶级不会吃饱饭没事干或是脑子进水了去禁这个。
所谓的“私斗”指的是“邑斗”,也就是拉帮结派成规模的私斗。
秦时因为二十军功爵位制,许多平民百姓都有爵位有封地还有下人。
这些有爵位有封地的百姓实际上已上升为封建地主。
而地主与地主之间往往会因为水源、封地等问题发生纠纷,拉帮结派私斗更是家常便饭。
初时或许无关紧要,不过就是几个小地主打群架。
但若放任其发展下去,很快就会出现大鱼吃小鱼。
再往后,小鱼没了而大鱼会越来越大……等到“大鱼”能割据一方时再处理就迟了。
所以“严禁私斗”这法律,表面上是为了维护地方治安实际上却是名正言顺的将“大鱼”扼杀在摇蓝中。
正是这原因,才会有之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也就是说这农家不兴则已,一兴就……
这是一种讽刺,**裸的讽刺。
以许应为首的农家以为发展农业可以消灭战争。
他不知道恰恰是因为战争农家才被需要,农家才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
若是消灭了战争……几乎就意味着消灭了农家。
这时许应的开场感言已接近尾声。
“老朽在此召集论农原是为解三郡旱情之急。”
“不想工师先制水车后作翻车,三郡旱情已不足为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