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运作(2/4)
下午,随运送蔬菜的车队一起去了一趟京都的墨书,传回来的消息却让人不安。
由于大雪封路,除了他们别院到京都的这条短距离的路还能行走外,其他几条直通京都的官道根本无法通行。尽管城中已经有官差组织士兵、百姓分头清扫积雪,但进度缓慢。尤其是过了今晚,明天再要清扫已经被冻住的积雪,肯定会更慢。
又因为气温骤降,通往京都的河道也被彻底冻住。
陆路、水路皆不通,原来供应京都粮铺的粮食根本无法运到京都,各粮铺只有一些存粮。粮价在雪下的第二天,就已经开始涨价了。如今一天一个价格,尽管这样,粮食仍然供不应求。
有的粮铺在皇上出台抑价令后,无法涨价,就对外谎称粮食已经卖完了,而后偷偷摸摸地以高价位卖出。
家贫屋破的人家,也多因破屋顶不堪大雪的压力,被大雪毁掉最后的容身之所,再加上粮价上涨,买不起粮,在又冷又饿的情况下,也是难逃一死。据说有一户人家全家都被冻死。
那些原本就居无定所的乞丐,无家可归的百姓,就更别说了,几乎全都冻饿而死。
走在大街上,时不时地就能看见被冻得僵硬的尸体。
刘朝明、林锐驰听了,都心情沉重,久久没有说话。
末了,刘朝明跟墨书说,火锅店暂时别开了,蔬菜铺多派些人手过去,防止有人强抢。
至于“四季蔬”铺照常开张的原因,一是因为它只是蔬菜铺,能够充饥的还是粮食;二是大棚每天的产出不少,他自己一府是消化不了这许多蔬菜的,况且道路能够通行,他还和很多饭店、大的世家签了合约,不能无缘无故断掉供应。
过了两天,京都的状况并未见好转,反而越来越差。
尽管皇上开放库存的官粮,以较低的价格向京都的百姓售卖,设了粥棚向人们施粥,但京都百姓数量庞大,这些举措根本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多大问题。
京都仍然有很多贫穷的人相继死去。
刘朝明听到这个消息,终于坐不住了。他请来陆老师,把自己的想法跟林锐驰、陆老师说了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