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后续(2/3)
“我们是一时大意,他们又人多势众,这才被制住。下一次,绝不会就这么便宜他。”黑脸少年道。
“你,还想有下次?”世子口气加重。
“不,不想。”黑脸少年立刻摆手说不。
“锐驰,这刘朝明可真够黑的,我说给他一千两,他还嫌少。”拿折扇的少年说。
“一个财迷而已!”世子下了结论。
刘朝明因此给世子留下了“财迷”的第一印象,他要是知道了,绝对得大喊冤枉,怪世子心是偏的,不说他受到几人的奚落嘲弄,单单他差点儿被那恶女人抽中要掉性命,让几个人出些银钱补偿他不是非常正常吗?!
更何况,那些保护他的少年少说也跟了他三、四年,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打得身上斑斑血迹,刘朝明心里难受得很。而这些少男少女身份一看就不低,他不可能真的把对方困住不让他们走,除非他一个小小的举人不打算在京城混了!两相比较,他再不多要些赔偿他岂不是是白挨对方的嘲弄、打了?
至于要的是世子的钱,那是他实在没想到世子跟几人关系那么铁,还那么大方,竟然胳膊肘往外拐,替侮辱他未来夫君的人出了一万两的银票!他想让那几个混蛋出点儿血,不是想要世子的钱啊!
此时回到别院的刘朝明看着手里一万两的银票,怎么就感觉稍微有些烫手呢?哎,算了,不是他想不收就能不收的,不见那个车夫直接放车上了么,难道自己硬把银票塞回世子车上?他这样做更掉价!既然收了,也没啥好后悔的。
想到这儿,刘朝明起身去疏狂院探看那些受伤的少年。到了疏狂院,乡村的王大夫已经赶了过来,正在查看伤口。
刘朝明问了问大家的伤势,王大夫说虽然有些人受了伤、流了血,倒不是特别严重。刘朝明略略放了心,眼看王大夫要给一个名叫大牛的少年上药,看着少年后背的翻卷的血肉,刘朝明赶紧拦住,劝说王大夫先用他自酿的高度数白酒给少年消消毒,然后再上药。
王大夫对此倒并不奇怪,因为打从刘少爷来到别院居住后,碰到重伤的村民时,刘少爷坚持用白酒消毒,一开始他确实不以为然,但疗效却比不用白酒消毒的伤口治愈率高,而且伤口愈合得更快。所以,现在听了他的话,他答应一声,就开始给大牛用白酒清洗伤口、消毒,然后让他的小弟子上药。
刘朝明转了一圈,又叮嘱下人这几天做的饭菜千万不能有羊肉等发物,多炖点骨头汤、鸡肉汤……让大家好好养伤。
这些少年有一小部分是刘朝明从附近村里招收的,一大部分是他往年在人市从人伢子手里买来的。
一开始担心柴玉蓉容不下他,他又住在这偏远的效外别院,万一出点儿事,都没人知道。要是身边有些会功夫的人,自己的人身不就有保障了吗?而论忠心程度,他觉得还是从小培养的更忠心,而从人伢子手里买来的少年更不易背叛主人家,因为他们的卖身契握在主人手里,主人可以轻易地发落他们。
刘朝明也事先跟这些少年说好了,只要他们努力学习功夫,忠心护主,干够十年后就会把卖身契还给他们,到时他们可以凭借自由之身愿意接着做他的护院也好,回家或自谋出路也好,他都任其选择,绝不勉强。
他不苛待下人,不会从身份上瞧不起他们,再加上他的事先声明,少年们操练很刻苦,对他也很忠心。其中,笔耕、墨书、纸传、砚随四人就是其中功夫最出众的,被他放在身边做小跟班。至于为什么以“笔墨纸砚”为开头给四人起书气十足的名字,当然是因为他是书生。他一书生不给他的小厮起这些名字,难道起“舞剑弄棍”这类打打杀杀的名字么?
瞧,这次终于派上用场了!真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啊!要是没有这帮生龙活虎的少年,他今天非得被那几个恶男蛮女给狠狠揍一顿,照白衣少女的狠辣劲儿,说不定他的性命不保!
幸好,幸好,他不仅没让他们得逞,还出其不意地反制住对方!刘朝明心里挺高兴,跟少年们宣布,大家勇猛忠义,每人一两银子以示奖励,有伤者,另加一两银子以作抚慰。
众少年齐声欢呼,刘朝明看着大家为了一、二两银子露出的发自心底的笑声,高兴之余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于少年人的无畏,感动于少年人的知足,更感动于他们的忠诚和拼死相护!
“对了,村民从庄稼地里突然冒出来,把那些人团团围住这个主意不错,谁想到的?”刘朝明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