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2/4)
方明远伸手在她井鼻尖刮了一下,却是笑而不语。对于李均瑶,他所知道的可是比赵雅她们要多更多!不仅仅是这一世的一切而包括了前世!
李均瑶,一个脱离了体制下海经商的前公务员,虽然说他的发家过程中,也同样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一些“原罪”但是在方明远看来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想要像方家这样清清白白的崛起的民营企业,可以说是万中无一!
僵硬的体制,高额的税收,诸多的杂费和摊派,得不到银行的资金支持还有那些喂不饱的官员们,决定了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发家的过程中,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原罪”。这不是这些企业家们的过错而是政府体制的问题!只要不贩毒,不逼良为娼不做假货,不破坏性生产而不顾及当地的民众,不恶意拖欠工人的薪水,在方明远看来,其余的都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
走私?嘿嘿,说一句难听的话,能够进入这一行当的,并且长久做下来的,九成以上的人都决对不是草根出身!偷税漏税?华夏偷税漏税的大户,不是民营企业,而恰恰是那些国鼻企业!晏然说名义上,这些国营企业都是全民所有制,理论上归全国所有的公民所有,但是实际上来说,这些国营企业早就成为了某些官员们的摇钱树。他们不但不向国家交纳应有税收红利,反而每年还要以各种各样的名义从国家那里要补助!
与那些官员们和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相比起来,李均瑶虽然说不能是纯洁,但是也比他们干净得多!
而且,华夏自古就有一句老话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给方明远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发生在几年后,在印度洋发生了大海啸之后,东南亚各国,以及印度都遭受了海啸的袭击,大量的国人死亡。财产损失十分地严重。
当中,就包括了印度尼西亚。
当时,政府号招国民和企业向东南亚进行损款,李均瑶所有的盛世集团,也捐增出了五百万元人民币。但是与其他企业不同,他在捐瞪的时候,明确地提出来,盛世集团的捐赠,不得流向印度尼西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