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3/4)
要不是秦斐在自己跟前长大,人物品性皇帝都了解,还真得怀疑一下豫王殿下是不是有那么点心术不正常了。
皇帝仰天长叹,好歹秦斐还算有个小目标的。且看靖安和昭华夫妻两个的态度,秦斐再等上几年,不愁王妃进不了门。
相比之下,自己那两个儿子,才是叫他脑壳疼的。老二呢,为了逃婚跑去了西南投军。老三更干脆,直接请了大师算命,硬说命不该早娶,甚至还自行在大师的话后面又加了一句,早娶克妻。
想起诚王,皇帝气就不打一处来。再没听说过,克妻还有个时限的。
或许是有了这三个做样儿,京城里不少的少年子弟纷纷提大婚失色,不是偷偷往军跑,就是瞒着家人出门游学去了。
再等几年,半个京城的大龄光棍儿。皇帝想一想,叹了口气。
难哪。
这未来的光棍里,就有个阿福认得的。她嫡亲的表哥,泰安伯府沈明程。
自从投军之后,沈明程一直在京营里,日常并不大回家。别看他从前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一旦正经起来,也算是个狠人。京都大营主要是戍卫京师,偶尔也会在直隶一点巡边素匪。沈明程有心上进,豁得出去,又有定国公和靖安侯这两位硬靠山,很就在军冒了头。如今,已经是营千总,正经的六品武官了。品级不算高,但泰宁伯府在勋贵之也属落魄的,这一代子弟之,沈明程已经是佼佼者。
因有他在,这两年薛蓁的日子也算好过了些。虽失了丈夫的心,但婆母妯娌总不敢再轻易对她冷嘲热讽了。只要安分,日子总还是能过得下去的。
只是薛蓁也另有烦恼在。
泰安伯并不看重嫡子嫡女——认真说起来,他对子女远不及对女人来得有兴趣。
如今一双儿女渐大,总要相看亲事。沈明珠倒是不急,离着及笄还有几年,慢慢地打听着不迟。但沈明程,却等不得的,眼瞅着都十八了,薛蓁还想着早早娶个儿媳进门来帮衬自己呢。
受了三年冷落,娘家也不得回去,薛蓁心气儿却是半点不减。沈明程的正妻,她是既要挑人,又要挑门第出身,略差些的根本入不得她的法眼。
只是以泰安伯府如今在京城的地位和名声,略好些的人家,谁又会把女儿嫁到他们家里呢?
薛蓁左挑右选的,凡看的女孩儿,稍微透出些做亲的口风去,委婉些的便说孩子尚小,欲多留在家几年,干脆些的就直接当面回绝了,薛蓁气得回家后搂着心口喊疼。接连碰了几次壁,薛蓁总算是看明白了,靠着沈家,沈明程是娶不到高门闺秀的。
思来想去的,薛蓁想到了娘家。
定国公府,靖安侯府,不管大哥二哥,拿出去都是京城里响当当的人物。她嫂子,还是郡主呢。
有这样的舅舅和舅母,何愁她儿子娶不到门当户对的好妻子?
薛蓁兴奋起来,琢磨着如何能够回薛家一趟才好。
第65章论起少年英才,谁还能比得过表哥?
“二嫂,你可要为我做主啊!”
一大早起来,昭华郡主本来心情是不错的,正叫人取了周皇后才赏下的料子来,叫了阿福一同要裁剪新衣。
丫鬟们才抱了料子过来铺排开来,外面薛蓁哭哭啼啼地进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