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殿下慈悲 > 第27节

第27节(3/4)

目录

“我与你毕竟不同,太多的事,身不由己。”楚更面若冰霜,眸光之闪过一丝厉色。

“大相国寺十年都过来了,如今你再说身不由己,我听着倒像是一个笑话了。”林明朗收起了戏谑之情,吸了吸鼻翼。

那时候,废储之声甚嚣尘上,老平南王为了保太子殿下,一怒之下可是跟皇帝拍了桌子的,转头就领着小世子林明朗回了云南。

“困兽之斗,我成日里也就只能在这东宫里看看折子了,得过且过。”经过上次与辅国公府的过招,如今两边都消停了一段时日,想来,都在暗积累实力,准备下一轮的博弈。

“温香软玉在怀,红袖添香在侧,我怎么觉得,你这样得过且过法,让人这么羡慕呢?”林明朗绕着书房看了看,见黄花梨案上有一页秦婉婉写的大字。看来,太子自还朝以来远没有他想象的过得惨,这闭门思过的日子,也实在太惬意了些。

“你来看看,这首诗怎么样?”楚更打开方才沈尚佑给他誊抄的诗作。

“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林明朗就着楚更展开的宣纸念了念:“嗯,不错。意境深远,志存高远。”

再一看署名:“杜仲?嗯,这个举子的名字好有意思。”

***

秦婉婉定过亲,还是指腹为婚的娃娃亲。

彼时,杜家也还只是昌平县里的一户等人家。因为一同处置了县里的恶霸,为乡民们出了口恶气,秦端之与杜相公一时之间成了除暴安良的名人,两人成为了八拜之交。

秦端之指着婉婉娘隆起的肚子说:“若生了个闺女,便嫁给二娃子当媳妇儿。”杜相公有俩儿子,小的那个才两三岁。为了好养活,便特意取了了贱名,叫杜二。

杜相公喜滋滋地答应下来,又郑重其事地打了一对鎏金缠枝花纹的镯子当信物,这娃娃亲便定了下来。

可是,那年县里的年成不好,又是蝗灾,又是地震,终酿成祸,粮食颗粒无收,便闹了饥荒。乡邻们四散讨生活,秦端之也就是在那一年搁下了参加秋闱的笔,为了吃饱肚子,他报名参军离了家。

分别的时候,秦端之对婉婉娘说:“儿女的亲事定下了,不能改哩。且挨过这日子,会有再见的时候。常写信呢。”以当时秦家的境遇,能够把婉婉嫁到等人家去,可是一门极好的亲事呢。婉婉娘笃定地点了头。

过不多久,生活还是过不下去了。村里的等人家也不得不居家搬迁投亲靠友。杜相公也举家搬迁了。初时,两家还有书信往来。可是,随着秦端之的抛妻弃女,杜家的往复迁徙,秦杜两家之间便渐渐断了联系。

从此以后,婉婉娘就将定的这娃娃亲烂在了肚里,再也不曾与人提起。一辈子长着呢,杜家没有音讯,她可舍不得让婉婉被秦端之当年的一句话,困死。

若不是婉婉来了京城,秦端之可能也不想再去打听杜相公一家人的下落。若不是秦婉婉如今在太子身边,一步步卷入了漩涡之,秦端之可能也不会着急找到他们。

那杜二也是争气,自小书读的还不错。因为杜二这个名字实在是太不讲究了,便按照字义改了一个名字:杜仲。

杜仲也参加了今年的秋闱,若非如此,秦端之也没真么能找到你们。两家重新通了书信来往,杜家本不在京城居住,许多内情并不了解,杜相公见秦端之如今在京为官,倒是乐意认亲。就这么着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刚好杜仲明年就要上京赶考了,两位父亲一合计,便将儿女的亲事提上了日程。

好呀,好呀,一切都朝着秦端之希望的方向发展着。只要不让秦婉婉卷入太子和晋王之间,哪怕杜二是个傻子,他也乐意她嫁过去,更何况,如今杜仲还是个举人?

婉婉入东宫侍候,到底是陛下钦点,解铃还须系铃人啊。于是,秦端之赶紧上了一道折子,主动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说了,请求陛下恩准,让婉婉回家嫁人。

谁知道,等来的却是太子殿下的批示。两个字:“不准”。

作者有话要说:楚更(醋意大发):杜仲、杜仲,你还不承认自己认识杜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