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水下暗潮(2/3)
“正是如此!”子婴起身,行至门口,“大秦国君乃是商朝大臣之后,孔子又是商朝贵族。大秦素来是仰慕孔子的,只是百年间,诸多误会,于是便有‘子不入秦’,俱是往事,今日寡人迎儒入秦。”
“原来如此。”
“如此说来,只是孔子在齐鲁二地教化,儒学当是属大秦的?!”
“齐鲁不重用孔子,不配作为儒家源地!”
百姓能接受诸子百家的精华便好,子婴懒得纠正他们的臆想,只管让尉缭继续。
“孔子崇礼,其道奥妙无穷,可化万物...”
“尉缭先生且慢!”台下怀抱长剑的陈贺连忙打断尉缭,“孔子哪来的可化万物?孔藂平日里念叨的可非是这些。”
“这...孔子曾被老子指点,自然有了老子的见解。”尉缭摇头晃脑道。
“在下虽未深知孔子,他的君君臣臣...似是与‘化’无关。”陈贺皱眉。
“此化非彼化,而又似彼化。是让世人从心底领悟,而非灌入脑中。行孝事未必为孝,还需从心中成孝...”尉缭自认详细解释道,伸手欲拿《论语》自辩。
“这...”
不光是陈贺,台下百姓皆是一头雾水。
咕噜噜——
拉载弓箭的木车被丁复带人推到高台一旁。
“孔子擅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想习射术之人,便跟随本统领。”丁复大笑,自认箭法超绝,今日终于能当着常人好好展示一番。
“丁复,你...莫要捣乱!”陈贺训斥道。
“哈哈...儒家讲求有教无类,百姓想学何术,自是随意修习了。王上可是允诺的。”丁复满不在乎,“诸位跟随本统领至城外,细细研习。”
丁复的笑声与车轮声远去,身后跟随一大群百姓,尉缭,陈贺“目送”一行人远处。
“这如何还有车?丁复要射多少支箭?!”陈贺瞥着数十辆马拉木车皱眉。
“这是本统领的。”陈豨从车旁闪出邪笑,“齐地数百年前便有‘御齐侯’,本统领乃是齐人,这御术的教习便当仁不让了。”
“快些走!!”尉缭气道。
“这便走~”
车轮声接着脚步声,台下又离开了小半的百姓。
陈贺身旁的唐厉无奈摊手,他还想教习数术,看着只剩小半的百姓,只能和教礼与书的尉缭前后传授了,再分成两半属实难看。
阁内的子婴等人倒乐得他们如此相争。
“不必碍于人少,姑且讲之,他日再选精通之百姓传授便好。”子婴得意笑道,今日算是咸阳学宫开宫,文武大臣前来捧场,以后便几乎不可能见到这幅景象了。
“诺...”
尉缭,唐厉分布不同方位,与教授法家之学的张良一同开口,精妙之语顿起,别有一番非凡色彩。若非天气湿寒,子婴极力阻拦虚怜媞外出,只怕她还想教授弓马之术。
“这便是盛世的开始,寡人不仅要得天下,还要盛天下!”子婴用力握拳。
那日过后,所习的《鲁班书》凭空之间没了功效,胸中的易怒怪气却也跟着消失了,无需再靠《鲁班书》。
“王上,为何没有教授乐的,亦无农?”辛追攥着只剩一颗山楂的竹签,走到子婴身旁问道。
“秦人不善乐,《乐》书亦失传。孔子亦不传授农学。”子婴摸着小姑娘的总角笑道,“不过,近来会有一人从南地归来,那人擅农。改日寡人再让衡山王送几个乐师来秦。”
“如此便好。”小姑娘喜笑颜开。
“哼,来了亦非是奏乐给你听的,别想了~”子婴故意逗弄辛追,“跟着那人学农吧。”
“王上真坏!”辛追瘪嘴跺脚,退回父亲身旁。
“唉,寡人的荀典客从西方带回些奇物,你若跟着东陵侯学农,寡人全赠给你吃。”子婴笑着诱导。
“有亦不吃!再说了,归秦路远,那人未必归来呢!”小姑娘嘟着嘴。
青娥笑视辛追,辛胜附身致歉。
子婴心中却莫名抽搐一下,极目望向远方。
车轮之声由远及近渐渐明晰。
陈贺面带嘲弄,“如何?是射术归来,还是御术归来了?”
马车行至台旁,下来之人非是陈豨,丁复,而是面色凄惨的赵成。
赵成摇晃身形,跪倒在地,“王...王上,衡山王有信...东陵侯数日前被歹人暗杀了!已被衡山王葬在衡山脚下...”
子婴抓着门框的手指已然发白,青娥瞬间起身,与辛胜父女冲到门口,张良等人齐齐闭嘴望向赵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