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敢问太子太傅!(3/4)
皇上刘宏,他这么多年来,通过张让十常侍等宦官,收敛到的钱财绝对不是小数。如果刘易向皇上效忠了的话,只要皇上从他的私人金库里拿出一部份钱粮,就足可以让刘易组建一支成十万人的军队,并且,还是装备精良的那种。
不过,刘易虽然是一个未来人,并没能看穿这一点。再说,虽然刘易曾经对长社公主承诺过,永远都不会反汉,可是,刘易的心里还真的没有效忠这个汉室的念头。不是说刘易有很大的野心,一定要自己dú • lì称霸天下,而是刘易真的对这个所谓的大汉朝廷已经看透了,也死了心。大汉时势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并不是说皇上刘宏表一个要做明君的决心就可以振兴大汉,重整朝纲的,归根到底,因为这个朝廷,已经从大树的顶部到根部都坏透了,刘易自问也没有这个能力可以力挽狂澜,让一棵烂透了的大树起死回生。
这个时候,这个皇帝就相当于大树的顶部树叶,他说他现在很想向阳,很想活着,可是,他的根部已经腐朽了,谁还能让大树顶上的树叶不枯萎?不凋落?
也好比,这个大汉朝廷就是一锅上好的鲜汤,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一粒老鼠屎弄坏了一锅汤的问题了,连煮汤的所有材料都坏了,谁还能有那个本事把这一锅汤再变得美味?
皇上刘宏这么真诚的不耻下问,看样子还似乎真的想痛改前非,刘易不答是不太可能的。
沉思了一会,刘易才站起来,也对皇上刘宏拱手深深的一揖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正所谓人无完人,哪怕就是孔圣人,也有在某方面的错失。小子也曾听说过一句佛教出家人所说过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哪怕是一个shā • rén不眨眼的恶人,但当醒悟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上为恶之后,放下屠刀,也可立地成佛。而皇上,乃是真命天子,偶有犯错,亦可原谅,当自己意识到错误的时候,及时决心改过,也为时未晚,关键的,是皇上将来如何做,如何才能够保证自己所做的,都是善事。世上只有劝人为善,绝无阻人改错之理。”
刘易说到这,看了一眼皇上刘宏再道:“要做明君,那就自然要正视听,端其行,施仁政,兴众民,近忠良、远奸佞。毕竟忠言逆耳利于行……只要皇上做到这样,便可称为明君也。”
对于皇上刘宏来说,如何做一个明君的道理他自然也懂,可是,想要做到却是不容易,他问这个,并不就是他真的已经下了决心,从后以后就要远离宦官奸佞而近忠良。现在他连自己的性命都掌握在那些宦官的手里,叫他又如何能远奸佞?他这么问刘易,只是想看看刘易对他是否反感,是否还能认同接受他的这个皇帝罢了。如果刘易因为他这个皇帝所做过的那么多荒唐之事而觉得不可原谅,那么,跟着下去的问题,刘易答不答都没有关系了。因为,他这个皇帝想改错,刘易都觉得不可能的话,那就表示刘易不会真的对他效忠,那时,他们之间就只存在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了。当然,让皇上马上和刘易反脸,他也是做不到也不敢的,和救命稻草翻脸?刘宏还不至于这么低智商。
所以,刘宏在听到刘易说的,心里便知道刘易可以接受他这皇帝由昏君变明君。当下心里一喜,紧接着问:“那太子太傅可肯为朕力挽狂澜?辅助朕?”
这可是关键了,刘宏不再问刘易是否有良策,而是真接问刘易是否辅助他。对于刘宏来说,刘易便是他的良策,只要刘易效忠于他,那么就有可能力挽狂澜。
无论是长社公主抑或是益阳公主,甚至万年公主她们,几乎每一个人,都希望刘易可以给皇上一个明确的答复,就此宣誓效忠于皇上。因为,她们觉得,宣誓效忠于皇上是应该的,因为他们也是汉室刘家的人,她们在骨子里,有一种自己的血统就是高贵一点,刘易向皇上宣誓效忠是应该的。哪怕是和刘易有过关系的公主,她们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